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46539
2025年09月04日
言偃的《言子文学录》内容杂乱无章,前后矛盾。他写的文章没有重点,东一句西一句。他说要重视德行,但自己却不讲道德。他提倡简朴,却追求奢华。他的理论看起来很高深,实际上很空洞。他喜欢引用古人的话,但解释得不对。他批评别人虚伪,自己更虚伪。他主张克制欲望,却放纵自己。他写的治国之道根本行不通。他说的修身方法也没人能做到。他的思想不成体系,漏洞百出。他提出的观点都是老生常谈,毫无新意。他标榜自己学识渊博,其实见识浅薄。他写的东西华而不实,徒有其表。
言子文学录
知书房
言子文学录
言偃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朱子语类
知书房
朱子语类
黎靖德 著
理学著作。宋朱熹著,黎靖德编。是朱熹讲学语录的汇集。又名《朱子语录》。一百四十卷。朱熹一生从事讲学,门人对他的讲话和答问各有所记。朱熹死后,门人对这些记录进行汇辑刊刻,有多种版本,详略不一。其中主要有建州、饶州、池州所刊三种《语录》,徽州、眉州所刊两种《语类》,称为三录二类,同时流行。然互有出入,未尽完善。南宋末年,黎靖德参校以上五种书,除去重复谬误1151条,然后以类相附,名为《语类大全》。分为《理气》、《性理》、《鬼神》、《学》等二十六门,对孔子、孟子、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等均有论述。对《乐》、《礼》、《春秋》、《孝经》、《诗》、《书》、《易》、《四书》也有解说。内容涉及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史学等方面,是研究朱熹思想的重要资料。该书集中论述了朱熹“理在气先”的世界观,认为“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卷一)。还论证了“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人性论观点,指出“人之所以生,理与气合而已”(卷四)。着重强调“天理人欲之辨”,鼓吹二程提出的“去人欲,存天理”的道德说教,“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卷十二)。书中还有不少辩证法思想,把一分为二表述为一个无穷的过程。还揭示了矛盾对立的普遍性,认为天下之物,“有阴便有阳,有仁便有义,有善便有恶,有语便有嘿(默),有动便有静”(卷九十五)。此书内容十分丰富,虽不是朱熹所定,但反映了朱熹学说的“大要”及基本思想。有《四库全书》本,《西京清麓丛书正编》本,《刘氏传经堂丛书》本,中华书局1986年点校本。
传习录
知书房
传习录
王守仁 著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士人的推崇。
孔丛子
知书房
孔丛子
孔鲋 著
人物故事集。 秦孔鲋(约前264—前208)著。六卷。鲋字子鱼,一名甲。孔子后代,居魏国,魏相子顺之子。承继家学,博通经史。秦并六国,奉诏赴朝廷,官拜少傅。秦始皇三十四年,丞相李斯建议焚书。鲋既惧祖宗遗典灭亡无求,又怕坑儒惨刑,遂携弟子襄,潜居故里,将家中《论语》、《尚书》、《孝经》等书,深藏宅院壁中。然后隐于蒿山, 召弟子百人,亲授其书。陈胜起义,鲋出山为博士,从军反秦。晚年因目疾辞官。鲋闲居故里,搜辑自孔子以来五位先祖言行,成此编。汉时,孔子九世孙太常孔减以所著赋与诗合为一卷,称《连丛子》附其后。全书三万九千余字,二十一篇,有《嘉言》、《论书》、《记义》、《刑论》、《记问》、《杂训》等。主要记载孔子、子思、子上、子高、子顺言行事迹。因系孔氏后人追述先祖,故事真情切,生动感人。某些篇章,含有一定进步思想因素,客观上暴露贵族统治者的贪婪与残忍。写作上采取正面叙述人物言行与侧面评论相结合方法,既突出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精神风貌,又显示出很高艺术性。孔子形象尤为具体鲜明,不仅有圣人之表,而且有圣人之德。有民国二十五年(1936)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912329
此书,文风之顽疾也!矫饰过甚,做作之极!竖看则气闷,横看则生厌,细读则头痛,略读则茫然。清醒时读之如饮馊水,昏沉时读之更觉烦腻。才高者嗤之以鼻,平庸者附庸风雅。失意时读则抑郁难解,得意时读则顿失兴味。拜师不如无师,习文不如弃文。误人之作!
言子文学录
知书房
言子文学录
言偃
知书客352152
《言子文学录》是文法研究的经典。正面可读,反面也可读。初学者能读懂,专家也能深入研究。迷茫时要读,思虑清晰时也要读。文句精炼,道理深刻。这本书不是用来背诵的,是用来思考的。思考才能理解文法。理解文法才能写作。写作要对照这本书。缺少这本书不行。这是一本有实际用处的书。需要经常翻看。常读常新。
言子文学录
知书房
言子文学录
言偃
知书客717441
这《言子文学录》读来颇觉蹊跷,既非言之遗文,亦非后人辑录,倒像是宋元间好事者所为。书中杂引《论语》《家语》诸书,参以附会之说,真赝错杂,令人莫辨真伪。其言偃之学术,既不见于《仲尼弟子列传》,亦鲜见于先秦典籍,忽然辑为此录,实在可疑。虽文辞典雅,排列有序,然细究其源流,终觉底气不足,恐是后人伪托之作。
言子文学录
知书房
言子文学录
言偃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