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82087
2025年06月22日
有人读《言子文学录》觉得它讲了很多大道理。有人觉得它写得很深奥。我看的时候却感觉很模糊,不知道它到底要说什么。书里的话都很有道理,可是放在一起就让人摸不着头脑。有时候觉得懂了,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对。古人的智慧确实很深,但这样绕来绕去的表达方式,实在让人费解。现在的人都很忙,这么晦涩的书,真的能传下去吗?
言子文学录
知书房
言子文学录
言偃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幼学琼林
知书房
幼学琼林
程登吉 著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该书最初叫《幼学须知》,亦叫《成语考》、《故事寻源》,一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丘濬。至清嘉庆年间,由邹圣脉(字梧冈)作了增补注释,并更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简称《幼学》。后来民国时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进行了增补。《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文字简炼,对仗工整,易诵易学、易懂易记。全书内容包罗广泛,诸如天文地理、人情世故、婚姻家庭、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制作技艺、鸟兽花木、神话传说等等,无所不包,几乎囊括了过去人们日常生活中较常用的知识与词汇,象一部微型百科辞书
论语集解义疏
知书房
论语集解义疏
皇侃 著
梁皇侃撰。十卷。南宋时已佚。唯唐时旧本流传于日本国,至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则又由日本返回中国。皇侃序云:“门人痛微言一绝,景行莫书,于是佥陈往训,各记旧闻,撰为此书。成为实录,上以尊仰圣师,下以垂轨万代。按此书既是论难答述之事,宜以论为其名,故名为《论语》也。”自何晏《集解》以迄梁、陈之间,说《论语》者,义有多家。自何晏《集解》以迄梁、陈之间,说《论语》者,义有多家。兹据江熙所集,皇侃《义疏》所引有十三家之多,即晋卫瓘、缪播、栾肇、郭象、蔡谟、袁弘(一说乃袁乔之误)、江淳、蔡系、李充、孙绰、周怀、范宁、王珉(一作王琰)。今本皇《疏》于江《集》十三家中,唯蔡系、周怀、王珉三家不见称述。其引取诸通说在江《集》外者凡二十八家。何晏所集《鲁论》七家,又采《古论》孔注为八家,并何为九家;江熙所集十三家,并江为十四家;皇《疏》所引二十八家,并皇为二十九家;通为五十二家。
荀子
知书房
荀子
荀况 著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战国后期儒家学派重要的著作。全书一共32篇,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精选书评
知书客352152
《言子文学录》是文法研究的经典。正面可读,反面也可读。初学者能读懂,专家也能深入研究。迷茫时要读,思虑清晰时也要读。文句精炼,道理深刻。这本书不是用来背诵的,是用来思考的。思考才能理解文法。理解文法才能写作。写作要对照这本书。缺少这本书不行。这是一本有实际用处的书。需要经常翻看。常读常新。
言子文学录
知书房
言子文学录
言偃
知书客374094
自暮春开卷至仲夏掩册,两月方竟此书。言子之文论虽辑以为录,然篇章错杂,去取失当,疑有后人妄增者。所谓"文学"之论,不过掇拾前人牙慧,间以己意穿凿附会耳。考其议论,既无特识,亦乏体系,徒以藻饰文辞炫人眼目。编者自称承先贤遗绪,细察之实难副其名。若论学术价值,恐尚不及坊间寻常笔记也。甲午夏五倦翁识于沪上寓斋。
言子文学录
知书房
言子文学录
言偃
知书客404620
言子上架书店时我曾仔细研读了两遍,旁人关注的都是所谓的"文学精粹",我却从字缝里看出这不过是堆砌唐宋旧学的陈词滥调。文人之间互相标榜的风气自古皆然,但这般刻意附庸风雅的伎俩放在今天更显拙劣。当世著书如过江之鲫,孰料有人的"文学"可以这般无病呻吟。最可笑的是竟还有人称之为"承袭正统",殊不知连明眼人读着都要犯困。
言子文学录
知书房
言子文学录
言偃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