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17718
2025年09月04日
年纪越大,越容易被书里的情节打动。看《死囚末日记》的时候,我几次差点哭出来。对于那个被判死刑的犯人来说,等待死亡的过程比死亡本身更可怕。他看着牢房的墙壁,听着狱卒的脚步声,想着再也见不到亲人,那种煎熬让人窒息。 雨果写这本书的时候,一定也深深体会过这种痛苦。他描写犯人回忆过去的日子,想到自己犯下的罪行,想到受害者的家人,那种悔恨和绝望让人心碎。特别是犯人最后写给自己母亲的信,字字血泪,看得我胸口发闷。 死刑真的能解决问题吗?一个人犯了错,就该用生命来偿还吗?那些判处他死刑的人,就从来没有犯过错吗?雨果让我们看到,犯人也是活生生的人,有感情,会后悔,值得被原谅。更让我难过的是,现在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在执行死刑。 幸好越来越多的国家废除了死刑。但问题的根源不在于法律,而在于人们心中的仇恨和偏见。就像书里说的,真正的惩罚不是死亡,而是失去自由和尊严。每个人都值得第二次机会。
死囚末日记
知书房
死囚末日记
维克多·雨果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菲莉丝表妹
知书房
菲莉丝表妹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 著
《菲莉丝表妹》是一部萦绕心头、把控精妙的中篇小说,被视为伊丽莎白·盖斯凯尔最出色的短篇作品之一。保罗·曼宁寄住在伦敦市郊一位牧师家中,起初,当他得知必须去乡下拜访的舅舅同样是位神职人员时,心里颇为沮丧。然而,那里远非他所想象的那种压抑的宗教家庭氛围,曼宁很高兴见到亲切和善的亲戚们,尤其是他的表妹菲莉丝。但当菲莉丝为他更为世故的同事所吸引时,曼宁因家族关系,无力阻止随之而来的不可避免的伤心事。
金银岛
知书房
金银岛
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 著
《金银岛》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好看的海盗小说”“百部最伟大文学作品之一”。老海盗“比尔船长”意外身死,十岁男孩吉姆在老海盗的箱子里找到一张神秘的荒岛藏宝图。这张藏宝图引领着他告别家园,随着众人远涉重洋,冒险寻宝。然而,吉姆并不知道,狡诈的海盗早已混入船员中间,只等宝藏到手,就要教众人葬身海底。金银岛上埋藏的除了财宝,还有死亡……《金银岛》可谓寻宝探险类小说开山之作,曾多次被搬上银幕,影响长达一个世纪。
巴黎伦敦落魄记
知书房
巴黎伦敦落魄记
乔治·奥威尔 著
《一九八四》与《动物农场》的作者、反乌托邦的先知乔治•奥威尔在他的一生中却始终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这一点或许会令不了解政治光谱变迁的当今读者有些困惑,但对于奥威尔来说,这却是一个理所当然的选择。 《巴黎伦敦落魄记》是奥威尔正式出版的第一部纪实性作品。对英国殖民体制感到彻底厌恶绝望后,奥威尔的文学梦在几经挫折的情况下终于首度得到文学界的认可。巴黎和伦敦的经历可以看成是奥威尔为自己曾经为殖民体制服务的忏悔和救赎之旅。奥威尔曾是社会主义体制的忠实信徒,或许奥威尔刻意选择流浪和挨穷是对自己能否坚持贯彻社会主义理想的考验。巴黎和伦敦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最繁华之地,社会底层的贫穷和困顿令人触目惊心。奥威尔愿意深入社会底层,与劳苦大众平等相待的真诚态度在英国左翼文学作家中实属另类,也正是这份精神,使《巴黎伦敦落魄记》读来分外真实,时至今日依然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精选书评
知书客913651
"在行刑前五天,我写下这些文字,不是为了博取同情,而是要让世人看清: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惩罚,而是等待死亡的过程。" ——《死囚末日记》以其冷峻的笔触撕开了司法制度的面具,让读者在主角倒计时的绝望中,窥见了人性与体制同样残忍的本质。雨果用一个虚构死囚的独白,完成了对现实最锋利的解剖。
死囚末日记
知书房
死囚末日记
维克多·雨果
知书客262491
看完《死囚末日记》,很受触动。主角被判死刑,在最后的日子里,他反而看得更清楚。他不再逃避死亡,而是直面它。这样接近终点时,他体会到生命的真实。雨果想告诉我们,真正的勇气不是假装不怕死,而是知道死亡就在那里,还能平静地活着。生命不会因为短暂就失去意义。相反,每一刻都很珍贵。这种对死亡的清醒认识,反而让人活得更明白。
死囚末日记
知书房
死囚末日记
维克多·雨果
知书客614859
这书读完之后我满脑子问号。动物们闹革命时的豪言壮语怎么最后变成这样了?说好的平等呢?猪和人坐在一张桌子上喝酒的时候,我差点把书扔出去。每次重读都发现新的讽刺,但越读越觉得人类世界和动物庄园有什么区别?最可怕的是我居然在新闻里看到类似的情节。
动物庄园
知书房
动物庄园
乔治·奥威尔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