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55188
2025年07月04日
这书我看不懂。打仗的事,和平年代用不上。那些计谋,现代人谁还这么想问题。看第一页就困了。古人写东西太绕,一句话非要拐八个弯。说是兵法,可为什么总在讲仁义道德?看完了也不知道该学什么。打仗时用这套会输吧。可那么多人夸这本书,也许是我太笨。读了三遍还是不明白。可能我不适合看这种老古董。
六韬
知书房
六韬
姜子牙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乾坤大略
知书房
乾坤大略
王余佑 著
《乾坤大略》是一部专讲战略的军事著作。《乾坤大略》的指导思想是专论大端,即专论“王霸大略”。览天下之大势,求帝王之得失成败,阐述逐鹿问鼎、扭转乾坤的大方略。对于此一性质,作者王余佑明确指出:“此非谈兵也,谈略也。”“至于选将、练兵、安营、布阵、器械、旗鼓、间谍、向导、地利、赏罚、号令种种诸法,各有专书,不在此列。”
三略
知书房
三略
黄石公 著
《三略》原称《黄石公三略》,是中国古代的一本著名兵书。属于道家兵书,与《六韬》齐名。 此书侧重于从政治策略上阐明治国用兵的道理,不同于其他兵书。它是一部糅合了诸子各家的某些思想,专论战略的兵书。南宋晁公武称其:“论用兵机之妙、严明之决,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被当时武学必读书《武经七书》编入。目前,该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将领必读的书籍之一。
历代兵制
知书房
历代兵制
陈傅良 著
中国古代最早的专论兵制的军事著作。南宋孝宗时陈傅良撰。共8卷,约4万字。该书按照朝代顺序,记述自西周到北宋的兵制。对西周的乡遂井田兵农合一制,汉代的京师兵、地方兵,隋、唐的府兵,唐代的骑、禁军,以及兵制的继承、发 展也有所论述。有关历代兵员征集办法,兵役、徭役情况,军功爵赏,兵员数额,军费开支,战争状况等亦有记述。对其中重要内容,还加以评论。如在兵农关系上赞赏兵农合一,寓兵于农;在征调问题上,主张爱惜民力反对征调无度;在统御关系上,强调权限分明,既要保证“强干弱枝”,反对“诸王擅兵”,又要保证将领必要的指挥权,反对“兵无专主,将无重权”;在练兵问题上,主张号令严明,严加考核,选拔优秀,反对“练习不精”,等等。 该书对北宋兵制的流弊,言之尤详,旨在通过古今兵制对比,以针对南宋将弱兵骄,冗兵充斥,军费浩繁的现实,提供改革兵制的借鉴,以贯彻其兵要少但要至精的主张。《历代兵制》作为论述中国古代兵制的第一部专著,对后世有不可低估的指导作用,其学术价值至今仍值得重视和探讨。
精选书评
知书客913339
自八月至十月终读毕此书,历时两月有余。重点研读了《文韬》《武韬》两部分,其余章节仅作浏览。该书详细记载了太公与文王的军事问答,展现了先秦兵学的完整体系。书中关于治军、用兵的论述尤为精要,对后世影响深远。其内容翔实,逻辑严密,体现了古代军事思想的成熟。至于文辞之简练,行文之流畅,则是附带优点而已。庚子仲秋筱堂记于金陵。
六韬
知书房
六韬
姜子牙
知书客205683
这书读着真难受。字多又难懂。古人打仗的法子放到现在一点用都没有。从头到尾都在说些大道理。打仗哪能按书上说的来。翻几页就想睡觉。打仗要随机应变。这书只会让人死板。想学军事的人千万别看。看完反而更糊涂。把简单事情说复杂。全是废话。浪费时间。
六韬
知书房
六韬
姜子牙
知书客785818
兵家圣典,千古奇书。胜败兴亡都在这里面。将领能学,士兵也能学。打得赢时该看,打不输时也该看。白天可读,夜里可读。周文王用它兴邦,姜子牙用它立国。读十遍得其皮,读百遍得其骨。打仗就像下棋,下棋就像打仗。不读它也能赢,读了它赢得更多。打仗不是杀人,打仗是求活路。知道活路的人才能活到最后。
六韬
知书房
六韬
姜子牙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