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88835
2025年08月01日
科雷利的《撒旦的悲伤》让我感到骄傲。这本书不仅仅写恶魔堕落的传说,更写人性的挣扎。撒旦被塑造得真实,他不再是简单的反派,而是真实的人。他的痛苦如你我常有的痛苦。科雷利敢写这种视角,很大胆。她打破宗教的束缚,直面人性。现代作家少有这种勇气。就凭这一点,她值得被记住。无论你是否认同她的观点,这本书都是一种突破。
撒旦的悲伤
知书房
撒旦的悲伤
玛丽·科雷利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阿灵顿的小房子
知书房
阿灵顿的小房子
安东尼·特罗洛普 著
莉莉·戴尔与雄心勃勃、自私自利的阿道夫·克罗斯比订婚,当他为贵族亚历山大夫人抛弃她时,莉莉·戴尔感到震惊。尽管被他的不忠压垮了,莉莉仍然相信她与她不值得的前未婚夫终生联系在一起,因此在他背叛后注定要保持单身。当一个更值得的追求者支付他的地址时,她无法看清自己对克罗斯比的感情。《阿灵顿的小房子》(1864 年)写于特罗洛普人气鼎盛时期,收录了他最受尊敬的女主人公莉莉·戴尔 (Lily Dale),她是一位具有独立精神的年轻女性,但渴望被爱,并且是对个人困境如何受到社会压力影响的感人戏剧化。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知书房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加西亚·马尔克斯 著
“凶手千方百计找人阻止他们行凶,得到的却是所有人的漠视、旁观。” 1951年,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个朋友在全镇人面前惨遭杀害。“我如此急切地想要讲述这桩案件,也许是它最终确定了我的作家生涯。” 1981年,经过30年的调查和思考,马尔克斯终于找到这出悲剧的关键。 此时的马尔克斯,为抗议独裁统治,已经进行了5年文学罢工。然而为完成这一作品,他打破誓言,写下了这部触目惊心的悲剧——《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次年,马尔克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白夜
知书房
白夜
陀思妥耶夫斯基 著
《白夜》系19世纪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篇小说集,选收名篇《穷人》、《白夜》、《赌徒》。《白夜》描写天真无邪的姑娘娜斯简卡爱上一个年轻的房客,两人约定一年后在彼得堡的一座桥上相会,但届时房客没露面。主人公“幻想家”被姑娘的深情深深打动,接连四个晚上陪伴她在河边等候,直到房客出现。
精选书评
知书客863510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它到底想说什么。主角撒旦的悲伤看起来很高深,其实有点做作。那些关于善恶的讨论写得弯弯绕绕,读着很累。说它深刻吧,其实就是把简单的道理包装得很复杂。作者想表达的东西可能很有价值,但被太多华丽的词藻盖住了。读完没有觉得被启发,反而觉得有点浪费时间。书里那些大道理,其实用大白话就能说清楚。
撒旦的悲伤
知书房
撒旦的悲伤
玛丽·科雷利
知书客177420
阅读《撒旦的悲伤》时,我感受到一种刻意的矫饰——作者试图用华丽的辞藻掩盖思想的空洞。书中撒旦的独白看似深刻,实则充满自怜的伪哲学。我们真的需要同情一个自诩为受害者的恶魔吗?这种对邪恶的美化令人不适。科雷利沉迷于塑造悲剧反派,却忘了真正的深度在于直面人性的复杂。当文学沦为虚荣的装饰品,再精巧的修辞也救不了它的苍白。
撒旦的悲伤
知书房
撒旦的悲伤
玛丽·科雷利
知书客866137
《撒旦的悲伤》试图用宗教寓言包装救赎,但读起来更像是作者的自说自话。魔鬼的长篇独白除了堆砌华丽的词藻,实际什么都没说清楚。普通人根本看不懂这些神神叨叨的句子想表达什么。说教味太重了,就像硬要把一堆道理塞进读者脑子里。看完只觉得浪费了时间。这种书只会让想找答案的人更加困惑,最后发现连问题是什么都没搞明白。
撒旦的悲伤
知书房
撒旦的悲伤
玛丽·科雷利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