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女们身旁
在少女们身旁
马塞尔·普鲁斯特

在少女们身旁

马塞尔·普鲁斯特  

《在少女们身旁》是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创作的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第二部,初版于1919年。 小说以二十世纪初巴黎为背景,延续主人公马塞尔青年时期的情感轨迹。他在巴黎苦恋斯万之女希尔贝特未果,转而在海滨度假地巴尔贝克结识少女群体,与阿尔贝蒂娜萌生情愫,最终因对方疏离而怅然结束。 作品借细腻的心理描摹与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呈现青春悸动的虚幻本质与生命流动的永恒命题。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6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513078
"少女时代的友谊像水晶般纯净透明,却也像玻璃一样易碎。"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369315
"少女时代是玫瑰色的,而玫瑰色终将褪去,但记忆中的芬芳却永远新鲜。" ——《在少女们身旁》以细腻笔触描摹青春绽放时的绚烂与哀愁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67534
读完这本书,感觉普鲁斯特太啰嗦了。一个简单的场景能写二十页,人物的心理描写像永远走不出的迷宫。都说这是意识流经典,但普通读者真的需要知道主角吃块蛋糕就能回忆起整个童年吗?生活本来就不容易,看本书还要在字里行间找意义。也许这就是文学家的世界,但对我们这些要上班的人来说,实在太费时间了。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761773
时间的河流在普鲁斯特笔下变得绵长而黏稠,《在少女们身旁》像是被午后阳光晒化的蜜糖,每一帧记忆都拉出晶莹的丝线。年轻的马塞尔在巴尔贝克海滩遇见那群如海鸟般轻盈的少女时,整个叙事突然被注入了碳酸气泡——青春期的悸动让原本缓慢的意识流忽然有了跳跃的节奏。这比《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里那个裹着忧郁毯子的病弱男孩鲜活多了,你会错觉普鲁斯特年轻时或许真有过这样明亮的夏日。 但普鲁斯特终究是普鲁斯特,即便描写少女们网球裙摆扬起的弧度,他依然会突然陷入对"裙角与浪花褶皱哪个更短暂"的哲学沉思。这种在感官愉悦与形而上诘问间的摇摆,恰如他笔下那些少女忽近忽远的身影——你以为抓住了,摊开掌心只有海风留下的咸涩。特别触动我的是他对阿尔贝蒂娜的描写,那女孩骑着自行车掠过林荫道的场景,简直是用文字复刻了印象派笔触下光斑跳跃的效果。 现在重读时总忍不住想,当年在图书馆初遇这部作品的我,何尝不是另一个在记忆海滩拾贝的马塞尔?那些曾经让我心跳加速的段落,如今泛着怀旧的淡黄色调。普鲁斯特最残忍也最温柔的地方在于,他早就知道我们终将变成自己回忆的囚徒,却依然用七百页的篇幅为所有终将逝去的瞬间打造了一座水晶监狱。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371280
这部小说让我很失望。普鲁斯特用了太多篇幅描写琐碎的感受。故事进展缓慢。主角总是沉浸在自己的回忆里。其他人物都像背景板。年轻人应该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可是主角只知道无休止地琢磨过去的细枝末节。这种自我陶醉的风格令人厌倦。作为读者,我只想看到真实的人物互动。但作者似乎更关注句式是否够长够复杂。整本书读下来,感觉就是浪费时间。看完后不记得有什么深刻的内容。
2025年08月01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