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26368
2025年09月03日
"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这句出自《九三年》的箴言,如同一把利剑刺穿了所有崇高理想背后的道德困境。雨果在这部晚年杰作中,以1793年法国大革命最血腥的年代为舞台,展现了革命与人性永恒的二律背反。当保皇党贵族朗德纳克侯爵为救三个孩童而自投罗网,当革命军司令郭文为拯救这个反革命者而甘愿赴死,当铁面无私的西穆尔登在处死爱徒后饮弹自尽——这些惊心动魄的抉择告诉我们:历史洪流中,最动人的永远是那些违背逻辑的人性闪光。这部写于1874年的作品,以其恢弘的史诗气魄和精妙的人性刻画,至今仍在叩问着每个时代的读者:当理想与良知冲突时,我们究竟该忠于什么?
九三年
知书房
九三年
维克多·雨果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变形的陶醉
知书房
变形的陶醉
斯蒂芬·茨威格 著
小说向我们叙述一个出身中下层平民的女子的际遇,将她的思想、情趣、欢欣、欲望、追求、苦恼、失意以至绝望等等和盘托出,使读者为她无端的遭遇感到愤愤不平;为她在苦闷彷徨中得遇知己而释怀、欣喜;又为她和男友被迫走上绝路而深感惋惜……
月亮谷
知书房
月亮谷
杰克·伦敦 著
比利·罗伯茨和撒克逊·罗伯茨是住在奥克兰的勤奋工作的人。当旧金山瓦工和奥克兰瓦工之间爆发问题时,引发了一场骚乱,将比利和撒克逊人都卷入了疯狂的战斗。当骚动平息后,比利和撒克逊意识到日益严重的劳工骚乱只会变得更糟,并决定寻找一个更安全的居住地。他们最终找到了它——“在月球谷”。杰克·伦敦是 20 世纪初的冒险家和作家。他创作了《野性的呼唤》和《白牙》等经典作品,这两部作品的灵感都来自他在阿拉斯加作为淘金者的那一年。“月亮谷”是杰克·伦敦最终定居的地方,种植创纪录的农作物并支持牲畜。
西比尔:两个国家
知书房
西比尔:两个国家
本杰明·迪斯雷利 著
《西比尔:两个国家》是描绘阶级壁垒森严的维多利亚时代英格兰社会问题的最优秀小说之一。这部作品出版时曾引起轰动,其时事性与可读性让工人阶级的困境深刻地进入了读者的视野。副标题中的 “两个国家” 指的是富人与穷人 —— 他们在机遇和生活条件上存在天壤之别,彼此间充满敌意,几乎就像分属两个不同的国家。书中围绕地主阶级成员查尔斯・埃格雷蒙特与激进宪章派领袖的贫苦女儿西比尔之间的爱情展开的核心浪漫情节,更是让这两个群体间的鸿沟显得尤为令人痛心。
精选书评
知书客428275
爱与革命该如何抉择?读《九三年》时总被这个问题缠绕。郭文宁愿用生命换取敌人的生存,朗德纳克侯爵最后关头选择救出孩子。雨果写得真好——在绝对的理想面前,人性反倒闪烁出最耀眼的光芒。这让我明白,真正的英雄主义不是盲目的牺牲,而是在混沌中依然能守护内心那一点善意。我们都活在各自的九三年里,但总有些东西,值得穿越烈火去坚守。
九三年
知书房
九三年
维克多·雨果
知书客291310
复仇不是最终答案。看起来很痛快,但最后心里空空的。爱德蒙用了十几年时间报复那些害他的人,但当他真的成功了,却发现很多东西回不来了。他失去了青春,失去了爱人,连仇恨都变得没那么重要。我们总以为报复能让自己好过点儿,但等真的做到了,才明白失去的永远比得到的多。很多人一辈子都在想着报复别人,其实只是跟自己过不去。
基督山伯爵
知书房
基督山伯爵
大仲马
知书客384270
这本书看得人难受。克拉丽莎太软弱了。她总是逆来顺受。她明明可以反抗却选择忍耐。哈洛威步步紧逼的时候她还在犹豫。书信体的写法让人烦躁。情节进展太慢了。每个人物都在自说自话。读起来特别累。三卷过去了故事还在原地打转。作者把简单的事情写得太复杂。这种道德说教让人窒息。现实中的女性不会这样愚蠢。现代读者很难理解这种思维方式。
克拉丽莎 - 第 3 卷
知书房
克拉丽莎 - 第 3 卷
塞缪尔·理查森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