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78248
2025年09月04日
即便在军事理论日新月异的今天,《投笔肤谈》的某些观点仍被部分人奉为圭臬,这种执着实在令人费解。何守法将战争简单归结为"阴阳虚实"的文字游戏,把复杂战场简化为几页纸上谈兵的格言,这种过度理想化的论述在火器时代显得尤为荒诞。全书最致命的缺陷在于,作者用道家玄学包装军事理论,将"形兵之极,至于无形"这类空话当作制胜法宝,却对粮草补给、士卒训练等实际问题避而不谈。 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书中随处可见的自相矛盾。何守法一面强调"兵无常势",一面又罗列各种所谓必胜法则;既说要"因敌制胜",又死守"勿击堂堂之阵"的教条。这种故作高深的论述方式,与其说是军事理论,不如说是文人卖弄笔墨的把戏。最可笑的是那些被后世津津乐道的"妙计",比如"鸟起者伏也"这类观察技巧,在实战中根本经不起推敲——难道敌军斥候会乖乖按书中描写的方式暴露行踪? 书中偶尔闪现的亮点,比如对间谍作用的论述,也被淹没在大段虚浮的辞藻里。当作者突然从玄学讨论转向具体战术时,那种生硬的转折就像厨师在佛跳墙里突然加入方便面调料。这种既想当军事家又要做哲学家的分裂姿态,最终让全书沦为不伦不类的杂烩。说到底,这部被过度美化的兵书,不过是明代文人用兵学外衣包装的又一场文字表演罢了。
投笔肤谈
知书房
投笔肤谈
何守法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将苑
知书房
将苑
诸葛亮 著
《将苑》是中国古代一部专门讨论为将之道的军事著作,又称《诸葛亮将苑》、《武侯将苑》、《心书》、《武侯心书》、《新书》、《武侯新书》等。此书宋代称《将苑》,明代始改称《心书》,如《经籍志》;或《新书》,如陶宗仪《说郛》;也有称《将苑》的,如《百川书志》。《汉魏丛书》虽于书名题作《心书》,而篇章标题中间有《新书》字样。现存版本中,这几种称谓都有,核其内容,虽有所差别,但基本上是一致的,是同书异名。
美芹十论
知书房
美芹十论
辛弃疾 著
兵书。又称《御戎十论》。宋代辛弃疾撰。乾道元年(1165年),辛弃疾上奏分析宋、金形势,提出抗金主张的美芹十论1卷。其中审势、察情、观衅3论,言客观上金之可胜。其余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徵、久任、详战7论,则言主观上宋之能胜。
孙膑兵法
知书房
孙膑兵法
孙膑 著
《孙膑兵法》又称《齐孙子》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兵书,也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作者为孙膑,传说他是孙武的后代,在战国时期生于齐国,曾和庞涓一块儿学习兵法。《孙膑兵法》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东汉以后就已经失传。因此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推测孙膑就是孙武,认为《孙膑兵法》就是《孙子兵法》。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同时出土竹简本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才改变了学界的认识。竹简本是汉初抄本,其中孙膑不以第一人称出现,所以学界普遍认为此书是由孙膑弟子纪录而成。现在分上下两编,共三十篇。
精选书评
知书客298226
《投笔肤谈》这部兵书在军事理论中不算显眼,但价值不低。很多人只看到何守法对用兵之道的总结,我更在意他提出将领要“量力而动”的务实思想。身处高位者常常好大喜功,能认清自身局限的却不多。书中强调审时度势、避免贪功冒进,这种冷静的态度尤为可贵。在军事决策中,知止比进取更难做到。
投笔肤谈
知书房
投笔肤谈
何守法
知书客485460
上月借得《投笔肤谈》一册,草草翻阅便搁置案头。书中论兵多取前人陈说,少有发明。号称明代兵书,却杂抄唐宋旧文,竟似拼凑之作。所谓"投笔从戎"之豪语,细究不过书生空谈。其编排杂乱,先后失次,令人疑为书贾牟利所为。偶见一二可取处,亦淹没在冗词赘句之中。今人推崇此书,恐是未见真章。癸卯冬夜记于京郊。
投笔肤谈
知书房
投笔肤谈
何守法
知书客182762
这书,号称兵家经典。真的假的?好在哪里?我翻来翻去没看出门道。说可以随便看,可是逻辑乱七八糟。说能帮人,可具体怎么帮?打仗早不是这样打了。现在谁还用这些老掉牙的东西?有钱人当消遣可以,穷人学这个有用吗?顺境看像鸡汤,逆境看像废话。信这些不如直接看现代军事书。道理谁都会说,关键是怎么用。
投笔肤谈
知书房
投笔肤谈
何守法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