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51246
2025年08月01日
史笔如刀,北朝尽藏。魏收《魏书》,实乃纪传体之瑰宝。其文或可正读,或可反观;治世可参,乱世可鉴。士人读之得庙堂之略,武将阅之获韬钤之机。得意时当温故,失意时宜知新。论史不如入史,读传不如解传。叙事绵密处暗藏褒贬,笔法曲折中自有春秋。虽后世讥为"秽史",然其保存史料之功,诚不可没。读此书者,当具史家之眼,更需哲人之思。
魏书
知书房
魏书
魏收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南史
知书房
南史
李延寿 著
《南史》,唐朝李延寿撰,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新五代史
知书房
新五代史
欧阳修 著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全书共七十四卷,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三卷。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共五十三年的历史。《新五代史》撰写时,增加了《旧五代史》所未能见到的史料,如《五代会要》、《五代史补》等,因此内容更加翔实。但《新五代史》对旧“志”部分大加繁削,则不足为训,故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略逊一筹。
三国志
知书房
三国志
陈寿 著
《三国志》是由西晋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陈寿前半生是在蜀汉度过,入仕后,受宦官黄皓排挤而不得志。蜀汉灭亡后,陈寿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最完成了这部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此外,陈寿在书中表现出品题人物的兴趣。他说曹操是超世之英杰,刘备是英雄,孙策、孙权是英杰,周瑜、诸葛亮、鲁肃是奇才,庞统,程昱、郭嘉、董昭是奇士,董和、刘巴是令士,和洽、常林是美士,徐邈、胡质是彦士,王粲、秦宓是才士,关羽、张飞、程普,黄盖是虎臣,陈震、董允、薛综是良臣,张辽、乐进是良将。
精选书评
知书客213425
翻看《魏书》,很多人注意的是人物功过。我认为更值得说的是史家态度。魏收写这本书不容易,当时压力很大,但他还是坚持写出了事实。他记录的许多事,后来证明是对的。史书最难的是说实话,魏收做到了这一点。看这本书时,你会发现他写的事情都很实在,没有刻意美化什么人。这种态度在那个时候很少见,所以这本书很有价值。
魏书
知书房
魏书
魏收
知书客502938
魏书写得真好,记录北魏历史特别详细。魏收这个人笔力很强,写人物写得活灵活现,读起来特别有意思。他写的贵族世家部分最有价值,把当时的门第制度说得明明白白。虽然有人说他写书有私心,但整体来看还是很客观的。这本书保存了很多珍贵史料,让我们能了解北方王朝的真实情况。魏收确实是个了不起的史学家,这部魏书绝对称得上经典。
魏书
知书房
魏书
魏收
知书客378384
魏收所著《魏书》,曲笔阿谀,颠倒黑白,实为史家之耻。其记元氏诸帝,尽是溢美之词;述高氏权臣,则多隐恶扬善。且挟私怨而修史,故有"秽史"之讥。一书失实,贻误后人,岂不与龙门之笔判若云泥?纵使叙事稍具条理,词藻偶见雕琢,亦难掩其心术之不正。尝见后人补订此书,诚知荒唐纰缪处,已不胜枚举矣。
魏书
知书房
魏书
魏收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