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78543
2025年08月01日
奇书,却让人读得云里雾里。翻来覆去地看,越看越糊涂。都说这书能长见识,可那些纵横家的说辞,今儿一套明儿一套,到底哪句是真?得意时读它,怕被带偏;失意时读它,更觉人心险恶。苏秦张仪之流,嘴皮子功夫了得,可这世道,真就靠三寸不烂之舌?古人智慧今人难懂,权谋之术看得人脊背发凉。读罢掩卷,反倒怀念起那些一根筋的忠臣来了。
战国策
知书房
战国策
刘向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燕丹子
知书房
燕丹子
佚名 著
《燕丹子》作为一部现存的汉代最优秀的历史小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本书是以战国末期,强秦将吞并燕国为历史背景,叙写了燕太子丹为雪秦耻、拯救国祚,延请刺客荆轲去秦国行刺秦王,终致失败的悲剧故事。《燕丹子》流传至今,原貌已不可见,今本是清人纪晓岚从明代《永乐大典》中全文抄出后,授学者孙星衍校订、整理出来的。《燕丹子》的成书历来众说纷纭,在这争论背后其实是对于小说起源问题的思考。其实,《燕丹子》是杂史,它的成书可以定为秦汉间。
国语
知书房
国语
左丘明 著
《国语》又名《春秋外传》《左氏外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宋代以来,包括康有为在内的多位学者怀疑《国语》为西汉刘歆的伪作。该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年)西征犬戎(约公元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公元前453年)。《国语》中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明季南略
知书房
明季南略
计六奇 著
明末清初无锡人计六奇著,凡十六卷,上起清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止于康熙四年(1665年)二月,记述南明史略与郑成功事迹。其序曰:“虽叙次不伦,见闻各异,而笔之所至,雅俗兼收,有明之微绪余烬,皆毕于是矣。”
精选书评
知书客356620
自仲夏至初冬读毕此书,历时三月有余。其中策士言语多机变权诈,纵横家言尤甚,读之令人咂舌。刘向辑录时已有取舍,然仍不免夸饰之辞。此书于战国形势多有揭示,可补史传之不足。策士的智谋与功利并重,既显才智过人,又见人性趋利。史料真实性与文学渲染并存,需审慎辨读。庚子初冬观堂记于沪上。
战国策
知书房
战国策
刘向
知书客871766
这本书被捧得太高了。说什么纵横之术,其实很多地方都是编的。刘向整理的时候估计加了不少私货。看的时候觉得很多故事太假,根本不像真实发生的。有人说它教人谋略,我觉得更像是教人怎么耍心眼。历史上那些国家真是靠这些花招活下来的?我怀疑。现代人看这个,最多当个故事会。里面那些计谋,放现在可能一天就被拆穿了。
战国策
知书房
战国策
刘向
知书客924020
自春分至夏至读毕此书,历时三月有余。其中纵横家言居多,苏秦、张仪之论反复揣摩,其余篇章略览而已。策士逞口舌之利,君王听游说之辞,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殊可叹也。然其文辞犀利,叙事生动,实为后世说辞之祖。至于权谋机变,得失利害,今日读之犹觉惊心。壬寅仲夏观堂记于沪上。
战国策
知书房
战国策
刘向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