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25717
2025年06月27日
纵横家言,谋略之经典。好读、耐读、值得读。可以白天读,可以晚上读。得意时看着刺激,失意时看着解气。聪明人读了更聪明,老实人读了变机灵。走投无路要翻翻,春风得意更要翻。求人不如求己,读书不如用书。用书之时!
战国策
知书房
战国策
刘向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靖康传信录
知书房
靖康传信录
李纲 著
宋李纲撰。三卷。作者以为宋一再败于金,是由于崇宁、大观以来军政不修、外交软弱之故。欲呼吁朝臣同心协力,同保宗社。因集被受御笔内批及表札章奏等,命笔吏编之。自宣和七年(1125)冬,至靖康二年(1127)春,金军两次南下,纲力主战守,反致罢斥。乃取所藏自钦宗即位以来御笔内批及表札章奏等,编而次之,并叙其本末大概,以成此书。前有自序。本载所著《梁溪集》中,李调元摘出刊入《函海》。
五代史阙文
知书房
五代史阙文
王禹偁 著
史书。北宋王禹偁撰。一卷。书成于真宗初年。补叙薛居正《旧五代史》记事避嫌漏略共十七事。包括后梁三事,后唐七事,后晋一事,后汉二事,后周四事。皆辨正精严,足补史阙。欧阳修《新五代史》多用其说。有汲古阁本等。
史佚书
知书房
史佚书
史佚 著
一卷。周尹佚 (生卒年不详)撰。佚又作逸,周太史,故又称史佚。《通志·氏族略》 云:“少昊之子封于尹域,因以为氏,子孙世为周卿士,食采于尹,故或谓尹佚。即少昊之裔也。”班固认为佚是成康之臣,贾逵认为是周文王时人,杜预认为是武王太史。可能佚在周文、武王时任太史,成康时仍在世。《汉书·艺文志》墨家类注有《尹佚》二篇。《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 皆不著录。清人马国翰从《左传》、《国语》、《逸周书》、《说苑》、《淮南子》诸书辑为一卷。清孙诒让认为马国翰仅录 《左传》、《逸周书》所载史佚语及遗事数条,“无由定其为二卷之佚也。”又据《吕氏春秋》记载:“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于天子,天子使史角往惠公止之,其后在于鲁,墨子学焉。”又,有人将佚与太公、周、召列为四圣,言可为法,故《汉书·艺文志》以佚为墨家之首。该书现存的主要版本是清马国翰辑 《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871766
这本书被捧得太高了。说什么纵横之术,其实很多地方都是编的。刘向整理的时候估计加了不少私货。看的时候觉得很多故事太假,根本不像真实发生的。有人说它教人谋略,我觉得更像是教人怎么耍心眼。历史上那些国家真是靠这些花招活下来的?我怀疑。现代人看这个,最多当个故事会。里面那些计谋,放现在可能一天就被拆穿了。
战国策
知书房
战国策
刘向
知书客499736
战国策,纵横之书,谋略之极。治国可读,为臣也可读。乱世可读,治世也可读。上可悟王霸之道,下可学处世之术。入仕需要看,隐居也需要看。开卷能观天下大势,掩卷能思人生进退。游说者从中习言辞,将帅者从中得兵法。平民读之增智慧,权贵读之学驭人。读此书不是为了背记,而是理解本质。理解本质后,自然通晓进退存亡之理。
战国策
知书房
战国策
刘向
知书客378543
奇书,却让人读得云里雾里。翻来覆去地看,越看越糊涂。都说这书能长见识,可那些纵横家的说辞,今儿一套明儿一套,到底哪句是真?得意时读它,怕被带偏;失意时读它,更觉人心险恶。苏秦张仪之流,嘴皮子功夫了得,可这世道,真就靠三寸不烂之舌?古人智慧今人难懂,权谋之术看得人脊背发凉。读罢掩卷,反倒怀念起那些一根筋的忠臣来了。
战国策
知书房
战国策
刘向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