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24020
2025年07月04日
自春分至夏至读毕此书,历时三月有余。其中纵横家言居多,苏秦、张仪之论反复揣摩,其余篇章略览而已。策士逞口舌之利,君王听游说之辞,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殊可叹也。然其文辞犀利,叙事生动,实为后世说辞之祖。至于权谋机变,得失利害,今日读之犹觉惊心。壬寅仲夏观堂记于沪上。
战国策
知书房
战国策
刘向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漱华随笔
知书房
漱华随笔
严有禧 著
该书以记载明末清初两代名臣、文士言行轶闻为主,对当时的政坛大事、典章制度、文坛风气以及社习俗也多有涉及,是一部较重要的野史笔记。今以守山阁本为底本。
逸周书
知书房
逸周书
佚名 著
《逸周书》,原名《周书》,在性质上与《尚书》类似,是我国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旧说《逸周书》是孔子删定《尚书》后所剩,是为“周书”的逸篇,故得名。今人多以为此书主要篇章出自战国人之手。
松漠纪闻
知书房
松漠纪闻
洪皓 著
宋洪皓撰。三卷。成书于绍兴二十六年(1156)。皓字光弼,江西鄱阳人,政和(1111—1118)间进士。南宋建炎三年(1129),以征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出使金国,被拘留燕京15年,其间随笔录有关于金国之事,以惧被金人发觉而焚其稿。后归宋,复追忆金国历史、政治以至杂事而成此书,颇详实可信。绍兴二十六年长子洪适为之校刊,以正续2卷问世。乾道九年(1173),次子洪遵又为补遗1卷。四子洪迈撰《容斋三笔》,记有金国俘虏之苦,谓是《松漠纪闻》遗文。《纪闻》还记有关于回鹘之事。对研究金史、契丹史、回鹘史均有参考价值。作者别有《金国文具录》,为《纪闻》的姊妹篇,已佚,仅见《三朝北盟会编》引录。有洪氏三瑞堂刊本,其中附有《松漠纪闻考异》。通行有《国学文库》第四编所收版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378543
奇书,却让人读得云里雾里。翻来覆去地看,越看越糊涂。都说这书能长见识,可那些纵横家的说辞,今儿一套明儿一套,到底哪句是真?得意时读它,怕被带偏;失意时读它,更觉人心险恶。苏秦张仪之流,嘴皮子功夫了得,可这世道,真就靠三寸不烂之舌?古人智慧今人难懂,权谋之术看得人脊背发凉。读罢掩卷,反倒怀念起那些一根筋的忠臣来了。
战国策
知书房
战国策
刘向
知书客625717
纵横家言,谋略之经典。好读、耐读、值得读。可以白天读,可以晚上读。得意时看着刺激,失意时看着解气。聪明人读了更聪明,老实人读了变机灵。走投无路要翻翻,春风得意更要翻。求人不如求己,读书不如用书。用书之时!
战国策
知书房
战国策
刘向
知书客356620
自仲夏至初冬读毕此书,历时三月有余。其中策士言语多机变权诈,纵横家言尤甚,读之令人咂舌。刘向辑录时已有取舍,然仍不免夸饰之辞。此书于战国形势多有揭示,可补史传之不足。策士的智谋与功利并重,既显才智过人,又见人性趋利。史料真实性与文学渲染并存,需审慎辨读。庚子初冬观堂记于沪上。
战国策
知书房
战国策
刘向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