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63680
2025年09月04日
"真正的哲学家一直在练习死亡,而对死亡恐惧最少的人,正是那些最懂得如何活得好的人。"——《斐多篇》
斐多篇
知书房
斐多篇
柏拉图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哲学辞典
知书房
哲学辞典
伏尔泰 著
《哲学辞典》堪称现存最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且内容驳杂的典籍之一,集事实与例证于大成。其蕴含的信息包罗万象,足以满足各类志趣与研究领域;其行文更尽显作者无与伦比的天赋才华——智慧、活力与从容兼备。凡曾启迪或愉悦文坛的话题,此书几乎无所不谈;人类思潮如潮汐般往复冲刷着变幻无定的海岸,其间的任何角落,亦无远弗届,皆在探索之列。
忏悔录
知书房
忏悔录
圣·奥古斯汀 著
《忏悔录》为公元五世纪初北非希波主教圣奥古斯丁撰写的哲学与神学自传,这部心灵史诗以炽烈的忏悔意识与形而上学思辨,记录了作者从沉溺尘世浮华到经历灵性觉醒、最终皈依上帝的曲折历程。 开篇章节中,奥古斯丁以「永恒与时间」的哲学诘问为经纬,展开对存在本质与神圣奥秘的叩问。他首先以诗性祷词礼赞造物主的无限性,将宇宙星辰的秩序与人类灵魂的躁动并置,揭示受造物对真理本源的永恒渴慕。通过追忆混沌的婴儿期,作者洞见到原罪如何在看似无垢的啼哭中潜伏,并剖析蒙童时代偷梨的荒谬行径背后隐藏的自由意志困境。 文中交织着对虔敬母亲莫尼卡的精神遗产的感恩,以及对罗马帝国晚期世俗教育体系腐蚀性的批判,由此构建起个体堕落与救赎的辩证图景。这种对人性幽微与神圣光照的双重凝视,为后续关于修辞学诱惑、摩尼教迷途以及米兰花园皈依体验的叙事埋下伏笔,昭示着全书「不安息的心终将在主怀安息」的核心命题。
利维坦
知书房
利维坦
托马斯·霍布斯 著
《利维坦》(Leviathan,全名为《利维坦,或教会国家和市民国家的实质、形式和权力》,又译《巨灵论》)是托马斯·霍布斯创作的政治学著作,1651年首次出版。 《利维坦》一共分成四大部分。第一部分“论人”,以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为出发点,论述“自然状态”和自然法的问题。第二部分“论国家”,主要论述了由契约所产生的国家的各种形态、主权以及人权。第三部分“论基督教国家”,主要论述了教会的政治地位与个人的信仰自由。第四部分“论黑暗王国”,主要对宗教、哲学以及政治思想展开意识形态的批判。 该著作详细阐明了社会契约论。 《利维坦》给后来的洛克、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1]该书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列为领袖人物必读名著之一,被列为政治书籍之首,在19世纪的欧洲,更是为各国元首所追捧,是王室教育的基础教材,也是国王日常必读书籍之一。
精选书评
知书客266747
死亡到底意味着湮灭还是永恒?苏格拉底饮下毒酒时的从容,让人既困惑又着迷。他为何如此笃信灵魂不灭?那些关于轮回、记忆的神秘论述,听来如同飘在空中的蛛网。当肉体消散,思想真能继续飘荡吗?无数个夜晚我都在想,这位智者最后的微笑里,究竟藏着真相还是执念?也许哲学本就是这样,在生与死的边界上,把困惑酿成蜜糖。
斐多篇
知书房
斐多篇
柏拉图
知书客192456
翻开书页时满心迷茫,合上那一刻却仿佛触摸到了灵魂的永恒。那些关于死亡与不朽的对话,在苏格拉底饮下毒酒的瞬间,突然变得如此清晰又温暖。两千多年前的智慧像月光穿过云层,照亮了我对生命最深的困惑。原来哲学可以这样美,美得让人眼眶发热。
斐多篇
知书房
斐多篇
柏拉图
知书客225576
当我看完《斐多篇》后觉得很糊涂。柏拉图写了很多对话,但我不太明白他想说什么。苏格拉底说灵魂不死,但我没完全听懂他的论证。每次我觉得快要理解时,又出现新的疑问。特别是关于回忆说的部分,总觉得跳跃太大。这本书让我觉得哲学太难了。可能我需要多读几遍,或者找些解读来看。现在我只记得死亡和灵魂这些词,其他的都模模糊糊的。
斐多篇
知书房
斐多篇
柏拉图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