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27139
2025年09月03日
真理的光芒如此耀眼,即便在死亡的阴影下也永不熄灭!苏格拉底面对不公的审判,依然挺直脊梁,用智慧捍卫思想的尊严。多么震撼人心的场面啊——这位哲人宁愿饮下毒酒,也不愿背叛自己的信念。他的每一句话都像利剑,刺穿虚伪与愚昧。这场申辩不是结束,而是永生的开始,它让我们看到:当一个人坚守真理时,死亡也不过是另一场伟大的对话。时至今日,他铿锵有力的声音仍在人类文明的长廊中回响。
申辩篇
知书房
申辩篇
柏拉图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哲学的故事
知书房
哲学的故事
威尔·杜兰特 著
《哲学的故事》是美国学者威尔·杜兰特创作的哲学通俗读物。全书以普及哲学为目标,通过人物故事串联思想史脉络,打破学术门槛引入大众视野。 作品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培根等十余位哲学家为主线,从古希腊哲学延伸至现代实用主义,涵盖理性主义、启蒙运动、德国唯心主义等学派。通过苏格拉底服毒、伏尔泰参与社会变革等历史场景,将哲学理论融入人物生平与时代背景。采用故事化叙述方式,结合哲学家境遇与情感经历,兼顾思想阐释与可读性,书末章节扩展至柏格森、杜威等现代哲学家的思想演变。
实践理性批判
知书房
实践理性批判
康德 著
本书是康德批判哲学体系的三大批判著作之一,康德的第二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出版于1788年。从内容上来看,如果说“纯粹理性批判”的任务是要确定人类认识能力的先天要素及其先天要素的若干规定,那么,“实践理性批判”的任务就是研究理性的实践使用的先天原理的可能性、范围和界限。康德立足于无人可以怀疑的“纯粹实践理性”去批判理性的“全部实践能力”,从人的纯粹理性现实具有的实践能力出发并以之为标准,批评和评价一般的理性在实践活动中的种种表现,从中确认纯粹理性的先天普遍规律,即道德律,道德律使人认识到人在实践中事实上是自由的。康德在本书中提出的自由概念成为“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结合的基石。特别是在本书中提出了他的脍炙人口的两大崇高原则:“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全书除序言和导言外,有纯粹实践理性要素论和纯粹实践理性方法论两部分,外加一个结论。在要素论中又分为纯粹实践理性的“分析论”和“辩证论"。 全书18万字。由康德研究专家杨祖陶和邓晓芒合作,直接从德文原版翻译。译文精良,较好地传达了康德的原意,是二位学者十多年合作的又一部精品。
查第格
知书房
查第格
伏尔泰 著
这部小说讲述了古巴比伦哲人查第格的传奇。伏尔泰并未追求史实精确,书中查第格遭遇的诸多困境实为十八世纪社会矛盾的借古讽今之作。作品本质是哲学寓言,将人生置于不可抗的命运掌中,既展现宗教与形而上学的伪善正统,更通过查第格自身的道德观蜕变,对这两大体系发起犀利挑战。伏尔泰精妙运用的矛盾修辞与并置手法,在此散文体中绽放异彩。除《老实人》外,此书堪称其最负盛名的思想利剑。
精选书评
知书客334078
苏格拉底的这套说辞听着就不对劲。他说自己是最智慧的人,因为他知道自己无知。这完全是狡辩。他在法庭上东拉西扯,就是不正面回答问题。他说要追求真理,可实际上就是在抬杠。我看他就是靠耍嘴皮子混日子。最后被判死刑也是活该,谁让他净说些让人听不懂的话。这种装模作样的哲学家,其实就是在愚弄老百姓。要我说,他这套东西根本没用。
申辩篇
知书房
申辩篇
柏拉图
知书客556946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很生气。苏格拉底明明有机会活下来,但他偏要选择死。说什么为了真理,实际上就是固执。他完全可以让步,然后继续活着教导学生。但他非要跟陪审团对着干,最后被判死刑。我认为这不是勇敢,而是愚蠢。生命只有一次,他却这样浪费了。虽然他说得很有道理,但活着才能做更多事。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申辩篇
知书房
申辩篇
柏拉图
知书客678557
我们这一生,都像苏格拉底在法庭上那样说话。说过真话,说过别人不爱听的话。被误解过,被嘲笑过,被审判过。坚持过自己的信念,放弃过讨好的想法。面对过死亡威胁,选择过不妥协。最后明白,重要的不是别人怎么看你,而是你怎么活。就像苏格拉底说的,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申辩篇
知书房
申辩篇
柏拉图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