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25970
2025年09月03日
"哲学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无人之地"——罗素这句话道出了《西方哲学史》的核心困境。这部横跨两千多年的思想史巨著,既是对西方智慧的梳理,也是对理性边界的一次次叩问。读完后最大的感受是困惑:我们究竟在追寻什么? 开篇的希腊哲学令人振奋,苏格拉底在街头追问真理的场景栩栩如生。但越往后读越发现,每个哲学家都在推翻前人的体系,柏拉图否定感官世界,休谟又否定因果关系,黑格尔的辩证法把矛盾本身变成真理...就像走进一个不断自我解构的迷宫。特别是读到康德部分,那些关于"物自体"的论述让我反复翻看三遍还是云里雾里。哲学史似乎就是一部人类认知不断碰壁的记录。 罗素的文风很特别,既保持学术严谨,又时不时流露出英式幽默。他评价尼采"像酒神一样狂喜",说卢梭"把自恋上升为哲学体系",这些辛辣点评让沉重的哲学话题变得生动。但这也带来问题——我们读到的到底是客观历史,还是经过罗素滤镜的思想? 最令人迷茫的是现代哲学部分。当罗素讨论逻辑实证主义时,那种用数学公式解构语言的冰冷感,与开篇希腊人对智慧的热忱形成强烈反差。哲学发展到最后,似乎连"意义"本身都成了需要证明的命题。合上书时,窗外的车流声格外清晰——这些困扰古人几千年的问题,在当代科技洪流中显得如此遥远又切近。 断断续续读了两个月,经常在某章中途放下,过几天又强迫自己捡起来。有些段落需要配合咖啡因才能消化,有些则像突然照进黑暗的光束。或许正如罗素所说,哲学的价值不在答案,而在问题本身。这种困惑感,可能就是思考开始的征兆。
西方哲学史
知书房
西方哲学史
伯特兰·罗素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查第格
知书房
查第格
伏尔泰 著
这部小说讲述了古巴比伦哲人查第格的传奇。伏尔泰并未追求史实精确,书中查第格遭遇的诸多困境实为十八世纪社会矛盾的借古讽今之作。作品本质是哲学寓言,将人生置于不可抗的命运掌中,既展现宗教与形而上学的伪善正统,更通过查第格自身的道德观蜕变,对这两大体系发起犀利挑战。伏尔泰精妙运用的矛盾修辞与并置手法,在此散文体中绽放异彩。除《老实人》外,此书堪称其最负盛名的思想利剑。
乌托邦
知书房
乌托邦
托马斯·莫尔 著
《乌托邦》(Utopia)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者托马斯·莫尔创作的游记,首次出版于1516年。 该书分两卷,第一卷借一位旅人之口,谈他周游列国所见,由此而导入对英国当时情况的观察与批判;第二卷才是对以“乌托邦”命名的一个想象的国家的描述。 《乌托邦》一书是欧洲第一本空想社会主义著作,它第一次完整地描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图景。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首次批判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提出了以组织生产、普遍劳动为基础的公有制和平等的原则,奠定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根基,为以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可贵的思想材料。
申辩篇
知书房
申辩篇
柏拉图 著
《申辩篇》是柏拉图对苏格拉底于公元前 399 年自我辩护演说的记录,当时苏格拉底被控 “腐蚀青年,且不信仰城邦所信奉的神祇,反而信奉其他新奇的神灵”。 《申辩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苏格拉底的自我辩护,包含文本中最著名的内容,即他对德尔斐神谕的讲述及其对梅勒图斯的盘问;第二部分是陪审团的裁决;第三部分是量刑环节。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