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57036
2025年07月30日
典籍瑰宝,《说苑》堪称治世圭臬!何其妙、何其深、何其广!横可品鉴处世机锋,纵能体悟为政之道。经世致用者宜读,修身养性者亦宜读。得意时当读以自省,失意时更当读以明志。引经据典,字字珠玑,非徒记言,实乃传道。谏君不如悟君,求知不如致知。细品之,方知其中三昧实为政道精髓,至今读来犹觉如饮醇醪,愈品愈见其真味。
说苑
知书房
说苑
刘向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言子文学录
知书房
言子文学录
言偃 著
宋陈振孙撰《直斋书录解题》列有《言子》三卷。陈振孙与王邑宰为同时人,悉其事,故载之于书。考王公爚所次《言子》三卷,书已失传,惟元代大德间赵孟顺书《卢侯生祠碑记》有“言子废集,卢公重加侵梓”之语,碑在县儒学。明邑宰耿公与侯氏辑注《言子文学录》一卷,耿邑宰所注《言子文学录》,全文悉备,其书采选《鲁论》、《礼记》、《家语》诠次之,文与原书次第不侔。考当日惟视语义,各从其类。如《论语》先载子游问孝章,而《文学录》首辑“文学子游”四字,余皆类是。顾于诸书,犹有挂漏。不揣彅劣,重为讨辑之,仍昔名曰《言子文学录》。耿公原书所有者并注,录之加注“侯氏辑”、“耿氏注”等字,不敢没古人之用心,其先后亦仍之。今所增入者,添注“今增”二字。略仿宋王邑宰分辑三卷之意:第一卷文学上,凡言学问政事入之;第二卷文学中,言丧礼者入之;第三卷文学下,言杂礼者入之。共成三卷,略存旧体。
中论
知书房
中论
徐幹 著
儒学类著作。东汉徐幹著。今本二卷,共二十篇。《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云六卷。陈振声《直斋书录解题》、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并作二卷,与今本合。北宋曾巩在《校书序》中指出:“始见馆阁及世所有徐幹《中论》二十篇,以谓尽于此;及观《贞观政要》,怪太宗称尝见幹《中论·复三年丧篇》,而今书此篇缺;因考之《魏志》,见文帝称幹著《中论》二十余篇,于是知馆阁及世所有幹《中论》二十篇者非全书也。”书中提出:“大义为先,物名为后”的命题,反对当时“鄙儒”之“矜于诂训,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义之所极”(《中论·治学》)。故其内容主要是阐明儒家经义。魏文帝曹丕称其成一家之义,足传于后。有《四部丛刊》本、《双鉴楼》本及《四库全书》本。
训蒙骈句
知书房
训蒙骈句
司守谦 著
《训蒙骈句》,明代司守谦撰。骈句,即骈偶句,即对仗句。两马并驾为骈,二人并处为偶,意谓两两相对。古时宫中卫队行列月仗(仪仗),仪仗两两相对,故卞偶亦称对仗。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上下联词语相对,平仄相对。用这种形式的四六句写成的文章,晚唐时称作“四六”,宋明沿用,至清改称骈体。对童蒙进行骈句训练,为作文作诗建立根基。《训蒙骈句》按韵部的顺次,由三言、四言、五言、七言、十一言的五对骈句组成一段,每韵三段。此书与《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当可为吟诗作对之基,爱好诗文者,若熟而能诵,必大利于笔。
精选书评
知书客965932
刘向《说苑》集先秦嘉言,录治国要义。其文采斐然,义理深邃,实为汉代政论散文之典范。书中二十卷,分君道、臣术等门类,每篇皆暗含规谏之意。今读其文,犹见汉室老臣持笏进言之态。虽历经千年,其中"建本""立节"诸篇,于今世仍有镜鉴之效。
说苑
知书房
说苑
刘向
知书客374484
在《说苑》里读到很多劝诫君王的故事,表面看是劝人向善。实际上这本书很虚伪。它把权力关系美化成了君臣之间的温情互动。君主犯错了,大臣劝谏,君主立刻悔改。现实中根本不可能这样。权力会让人的耳朵自动屏蔽反对声音。这本书把历史简单化了,只是为了满足后世对明君的幻想。
说苑
知书房
说苑
刘向
知书客935541
在《说苑》里翻了很多遍,后人通常称赞书中贤臣的谏言。但我更在意那些听劝的君主。身居高位的人,往往不爱听反对意见,而书里的楚庄王、齐桓公能够接纳批评,改正错误,这比提出建议更难做到。刘向记录这些故事,重点不在臣子的机智,而在君主的胸怀。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好的领导不在于不犯错,而在于犯错后怎么做。
说苑
知书房
说苑
刘向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