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62849
2025年07月31日
最初读它,不能全懂,反复再看,渐有领悟。 这本书写永嘉山水,不修饰,直接写。文字极少,但意思极深。记录当时的见闻,不夸大,不议论。 我看第一遍觉得平淡。后来某天忽然想起其中一句,才明白背后有深意。它不教人如何生活,但让人看到生活本来的样子。 读这本书不能急。要慢慢想。它的价值不在表面。
永嘉郡记
知书房
永嘉郡记
郑缉之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蛮书
知书房
蛮书
樊绰 著
又称《云南志》、 《云南记》、《云南史记》、 《南夷书》、 《南蛮书》、 《南蛮记》。民族地理著作。唐樊绰撰。十卷。绰为安南经略蔡袭幕僚,为应付南诏之扰,故广采史志,及亲历目睹所得,纂为是编。咸通四年(863)成书,次年补附录诸条。一万二千余字。 分云南界内途程、山川江源、六诏、名类、云南城镇、云南管内物产、蛮夷风俗、南蛮条教、南蛮疆界接连诸蕃夷国名十事,每事各为一卷。附录盘瓠、白虎传说,异牟寻与崔佐时誓文等六事。记述云南历史、交通、各族概况,尤以南诏社会经济、制度、军事训练及其与唐朝的关系为详。是志为现存云南方志最古者, 《新唐书·南蛮传》和《资治通鉴》有关古滇、越的记载,多取材于是编;程大昌、 李荣陛等考证《禹贡》,均宗其黑水之说,向为世人所重视。是研究云南史志的珍贵文献。原书久佚,今本系清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有武英殿聚珍版本, 《四库全书》本。近人向达《蛮书校注》(1962年中华书局版),周维衍《蛮书校注读后》(《历史研究》,1965年第六期),方国瑜《樊绰<云南志>考说》(《思想战线》,1981年第一期),均可供参考。
岭外代答
知书房
岭外代答
周去非 著
区域志。南宋周去非撰。 十卷。去非字直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隆庆进士。淳熙间为广南西路桂林通判。归后,以答客问于淳熙五年(1178)写成此书。约七万五千字。内容含地理、边帅、山川、岩洞、风土、服饰、法制、食用、宝货、金石、花木、禽兽、古迹和蛮俗等。原书久佚,后从《永乐大典》中录出,编入《知不足斋丛书》,共十卷,列二十门,总二百九十四条。《四库全书》收编时云: “其书条分缕析,视嵇含、刘恂诸书,叙述为详。”“而边帅、法制、财计诸门,实足补正史所未备,不但记土风物产徒为谈助已也。”有《知不足斋丛书》和《丛书集成》等本。
三辅黄图
知书房
三辅黄图
佚名 著
城镇志。南北朝佚名撰。成书约在南北朝前。并杂用晋以后至唐时地名。二万三千余字。书名最早见于《水经注》,《隋书·经籍志》亦著录。原书一卷,今本为六卷三十六篇。记载秦汉时期长安的城池、宫观、陵庙、明堂、辟雍、郊峙等。所记建筑均指明所在方位,是研究关中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清毕沅、孙星衍、近人张宗祥均有校本。宋人晁公武《读书志》认为南朝梁、陈间人作,程大昌《雍录》认为唐肃宗以后人作。但因*《水经注》曾引用此书,《隋书·地理志》亦曾著录,故成书年代应不晚于南北朝。
精选书评
知书客726945
杰作,民俗的瑰宝。好,很好,非常好!从头读可以,从中间读也可以。白天读很好,晚上读也很好。学者能看懂,普通读者也能看懂。迷茫时应该读,得意时也应该读。听故事不如看故事,看故事不如懂故事。懂故事的人会明白这本书的价值!
永嘉郡记
知书房
永嘉郡记
郑缉之
知书客197669
看《永嘉郡记》花了半个多月。主要读的是讲山川的那部分,其他几卷随便翻了翻。作者明显想突出地方特色,但很多记载经不起推敲。比如关于物产的描述,和正史对不上。书里标榜"实录",实际夹杂了不少传闻。至于文笔,只能说勉强通顺,谈不上多好。说是地理书,更像拼凑的地方杂记。去年冬天在杭州读完,觉得浪费时间。
永嘉郡记
知书房
永嘉郡记
郑缉之
知书客315341
乙未初夏于钱塘灯下批览此书,三夕而竟,犹觉永嘉山水在目。郑辑之笔甚简净,记东瓯风物不事华藻,而落雁峰之险、瓯水之清皆跃然纸上。尤喜记谢灵运开山伐木事,想见康乐当年踏遍楠溪之状。南朝地记存世者鲜,此本当与《荆州记》并观,可补六朝舆地之阙。惜乎今本残缺,不得尽窥全豹,掩卷不免怅然。
永嘉郡记
知书房
永嘉郡记
郑缉之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