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01571
2025年09月03日
《自由文化》一书写道:"在任何一个创造性的环境中,自由从来都不是与生俱来的权利,而是需要被人们不断争取的特权。"这本书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数字时代知识产权的困局,劳伦斯·莱斯格教授通过大量案例展现了商业巨头如何以版权之名扼杀文化创新,又如何在技术变革浪潮中捍卫真正的创作自由。通过对开源运动、共享社区的深入分析,作者勾勒出一幅自由与文化共生的未来图景——在那里,每个人既是文化的消费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这部作品不仅是对现行版权制度的重大反思,更为我们如何在数字时代重建创作生态提供了极具建设性的思路。
自由文化
知书房
自由文化
劳伦斯·莱斯格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六论自发性
知书房
六论自发性
詹姆斯·C. 斯科特 著
著名的当代思想家、耶鲁大学教授詹姆斯•斯科特曾告诉我们国家的视角为什么是错的。现在,在这本简短易懂、极其个人化的新作中,他论证了无政府主义者的视角为什么重要。他用引人入胜、斗志昂扬,甚至幽默的方式,捍卫重视地方性知识、常识、个体创造力、自发性的无政府主义思维,令我们能够审视世间百态……小到学校、工厂、养老院、游乐场里的日常社会政治互动,大到民众抗议和革命。
论李维
知书房
论李维
马基雅维里 著
《论李维》是对李维《罗马史》前10卷的评注。是一本怀古的、品德高尚的共和派手册。马基雅维里在《论李维》中涉及了他关于政治、道德、命运和必然性等重大观点。 在此书中他告诫共和国的公民、领袖、改革家和奠基人如何自我治理,如何捍卫他们的自由,避免腐败。书中讨论了古代与现代的共和主义,在这里我们尤其可以看到他与亚里士多德政治主张的密切关系,也涉及了他对基督教的批判,显示了他本人对自己时代世俗化与现代性的看法。
忏悔录
知书房
忏悔录
卢梭 著
《忏悔录》是让-雅克·卢梭创作于启蒙运动时期18世纪的自传体著作。这部重要文献详尽记录了卢梭的人生轨迹与内心世界,揭示了塑造这位哲学与文学巨匠的特殊人生动机与经历。作品深入探讨个体性、社会批判与自我反思等主题,塑造了一个在深刻社会变革中探索前行的复杂思想者形象。 在开篇部分,卢梭确立了展现绝对真实自我的创作理念,强调本真性在自我呈现中的核心价值。他从家族渊源起笔,追溯童年时期在父母关系与早期教育中的挣扎与成长。通过细腻剖析性格形成期的关键节点,卢梭展现了一个情感光谱极其丰沛的灵魂—―从欢愉到绝望的情感震荡贯穿其生命轨迹。这段序曲为深入的精神探索奠定基调,引导读者见证深刻的内在矛盾与社会批判如何共同铸就卢梭独特的哲学视野。
精选书评
知书客555319
这本讲数字时代版权的书让我重新思考文化的意义。莱斯格用很多真实案例说明过度保护版权会扼杀创新。他提出共享文化的理念让人眼前一亮。书里没有空喊口号,而是给出具体解决方案。最打动我的是他对知识自由流通的坚持。读完后我意识到,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该为文化自由发声。这本书改变了我对版权的刻板印象。
自由文化
知书房
自由文化
劳伦斯·莱斯格
知书客661793
读莱斯格的《自由文化》时,整个人很懵。他说互联网让创作变得更自由,但现实是版权越来越严。他讲分享文化是好事,可大公司却在不停告普通人。道理好像都对,但现实不是这样走的。这本书写得很有道理,但看完后反而更迷糊了。理想和实际的差距太大,不知道是书太理想化,还是世界太复杂。可能这就是理论的问题,说的时候都对,做的时候都难。
自由文化
知书房
自由文化
劳伦斯·莱斯格
知书客913651
"在行刑前五天,我写下这些文字,不是为了博取同情,而是要让世人看清: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惩罚,而是等待死亡的过程。" ——《死囚末日记》以其冷峻的笔触撕开了司法制度的面具,让读者在主角倒计时的绝望中,窥见了人性与体制同样残忍的本质。雨果用一个虚构死囚的独白,完成了对现实最锋利的解剖。
死囚末日记
知书房
死囚末日记
维克多·雨果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