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777454
2025年09月04日
特罗洛普笔下的巴塞特郡是一个活生生的世界。他把世俗生活的智慧给了巴塞特,而把精神追求的部分给了克劳利。这样,《巴塞特的最后纪事》就是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展现信仰的考验过程。在特罗洛普看来,单纯的教条说教不是理解信仰的真正方式,生活的实践才是关键。在生活的考验中,贫困的煎熬、尊严的挣扎、流言的伤害、友情的背叛、爱情的考验,所有这些构成了真实的信仰之路。不逃避不退缩的坚持成为克劳利证明信仰的最后一步,展现出接地气的信仰实践方式。对我而言,特罗洛普"日常的圣洁"这个说法特别打动我。虚伪的宗教表演带来的是越来越空洞的形式,真实的信仰实践则带来生命的改变。既然虚假的虔诚是自欺欺人,我们又怎能满足于这样肤浅的信仰生活?
巴塞特的最后纪事
知书房
巴塞特的最后纪事
安东尼·特罗洛普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伊甸园
知书房
伊甸园
海明威 著
美国青年作家戴维在20年代中和妻子凯瑟林从巴黎到法国南部地中海海滨度密月,沉醉在浪漫的性爱生活中,戴维想继续写作,妻子却只想及时行乐,找发型师把头发铰短,甚至在结识外国姑娘玛丽塔后,怂恿丈夫爱她,三人投入了危险的性爱游戏中。但“好景”不长,因玛丽塔支持戴维写作,凯瑟琳由妒生恨,把他的手稿付之一炬后留信出走。戴维在玛丽塔的呵护下,文思泉涌,把最喜爱的一个短篇一字不错地重写出来,又回到了“伊甸园”中。这是海明威1961年自杀后出版的遗作,虽然写于晚年身体日渐衰退的时期,但全书焕发着如火如荼的生命力与爱情,是一部难得的青春小说。
小游击队员
知书房
小游击队员
马夫尔 著
一部苏联儿童文学经典,讲述了国内战争时期,一位少年如何机智勇敢地协助游击队与敌人斗争的故事。
青年艺术家画像
知书房
青年艺术家画像
詹姆斯·乔伊斯 著
本书是乔伊斯运用意识流手法写成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最成功的意识流小说之一。小说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描写了都柏林少年斯蒂芬如何走出寄宿学校的压抑、欺凌,在这个可怜的连上帝都遗弃的岛上侈谈美和想象,企图寻觅和发现一种生活方式或艺术方式,使人之精神可以在其中毫无阻碍地自由表达。他破茧成蝶,成为青年艺术家斯蒂芬,而他试图摆脱妨碍其发展的各种影响——家庭束缚、宗教传统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去追求艺术与美的真谛的痛苦过程,实际上也是青年乔伊斯的人生与创作生涯从觉醒走向成熟的心路历程的写照。乔伊斯其后的巨著《尤利西斯》与《芬尼根守灵夜》都可视为《青年艺术家画像》的续篇。
精选书评
知书客927852
巴塞特的街道上走过多少灵魂,有的拎着体面,有的背着愧疚。特罗洛普用羽毛笔轻轻划开教区表面的金箔,露出下面发霉的饼干和温热的野心。我们何尝不是在主日礼拜时数着捐款箱里的硬币,又在深夜清点自己崩塌的信念?那些教堂彩窗投下的光影,照见了牧师法袍上的蛀洞,也照见我们小心翼翼藏起的、不肯交给上帝的那部分自己。
巴塞特的最后纪事
知书房
巴塞特的最后纪事
安东尼·特罗洛普
知书客945355
孤独不是最终答案。鲁滨逊在荒岛上活下来了,但他需要星期五。我们以为独立就能解决一切,其实谁都离不开别人。这本书告诉我们生存需要工具,更需要同伴。可现实中,我们还在假装坚强,害怕承认自己也需要依靠。漂流记里的野人找到了文明,而文明社会里的人却常常迷失自己。这就是个悖论,我们都懂,但做不到。
鲁滨逊漂流记
知书房
鲁滨逊漂流记
丹尼尔·笛福
知书客109467
"恐惧心的主要原因是出于无知,而更多地是出于对事物的一知半解。"笛福在《鲁滨逊漂流记》中这句发人深省的话,恰如其分地诠释了这部经典作品的永恒魅力——它既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冒险故事,更是一部探讨人性与文明的深刻寓言。
鲁滨逊漂流记
知书房
鲁滨逊漂流记
丹尼尔·笛福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