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67189
2025年09月04日
读完《慎子》,最深的感受是法家思想的现实与深刻。慎到清楚地看到人性趋利避害的本质,认为依靠道德说教无法维持社会秩序。他主张用明确的法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因为法度具有客观性和强制性,能够避免主观判断带来的混乱。慎到认为,治理国家不能依赖个人的道德修养,因为人性复杂且不可靠。只有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则,才能实现公平和效率。他的观点与儒家强调的道德教化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更加务实的立场。慎到的思想对后世法治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核心在于通过制度设计来规范社会运行,而不是寄希望于人性的自我完善。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参考价值。
慎子
知书房
慎子
慎到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韩非子
知书房
韩非子
佚名 著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韩非子》 是在韩非子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非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或以为刘向《七录》)也说“《韩非子》二十卷。”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韩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将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言论及著作。其学说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治国的思想基础。
申子
知书房
申子
申不害 著
法家著作之一。战国时期申不害作。《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二篇,《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六篇,今仅存有《大体》一篇,收录在《群书治要》第36卷中。《玉函山房辑佚书》也辑录其片断。内容是论述驭臣之道,阐发术治理论。认为法、术、势是君主的三大政治法宝,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术”。
李克书
知书房
李克书
李克 著
一卷。周李克 (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李”或作 “里”,古字通用。李克为魏文侯之相。《汉书·艺文志》载儒家 《李克》七篇。佚已久矣。然《文选·魏都赋注》,明引《李克书》三语,最可珍贵;马国翰又从他书辑其对文侯语,合为一卷。陆玑 《诗疏》曰:“孔子删诗,授卜商,商为之序以授鲁人曾申,申授魏人李克。”克为子夏再传弟子,而《汉书·艺文志》则认为克为子夏弟子。国翰以为子夏居魏,亲从问业。故班固云然,是说亦近情,皆因缘儒术。有 《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214425
奇书也!《慎子》如明镜照心,法度自现。读之如饮醇酒,初觉辛辣,后味回甘。得意时读可警醒,失意时读可开解。帝王可取其势,布衣可修其德。不必正襟危坐,茶余饭后随手翻阅,常有会心一笑处。法家真味不在严苛,而在因势利导,此中三昧,慎到早悟透矣!今人读古书,何必拘泥章句,得其神髓足矣。
慎子
知书房
慎子
慎到
知书客781834
部分语句与《黄帝四经》、《韩非子》和《荀子》重合。慎子讲道胜于法,讲尚贤,讲“立天子以为天下,非立天下以为天子”,讲“因”的作用,社会分工,讲君主要因时变法,讲法发于人间,合乎人心。道理不见得很深邃,但文采实在出众。
慎子
知书房
慎子
慎到
知书客592356
自庚子季秋迄壬寅仲冬,历时二月余乃读竟此卷。慎到论势,申重法,其言约而旨远,为治世之要道也。今览其文,凛然有振拔之意。虽残篇零简,不足以窥其全豹,然片羽吉光,已足珍视。每读"贤不足以服不肖,而势位足以屈贤"诸语,辄思人生际遇,贵在自强不息。慎子之说,虽出战国,犹可为今人砺志之资。壬寅小雪后三日,筱堂记于钱塘江畔。
慎子
知书房
慎子
慎到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