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子
慎子
慎到

慎子

慎到  

战国慎到撰,一卷。《汉书·艺文志》著录42篇,今存七篇及一些佚文,内容多为法治理论,如云“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大君任法而弗躬”,“官不和亲,法不遗爱”等。 《四部备要》收入一卷之五篇,系明人搜集残缺,重为编次之本。 清有严可均所辑,收入《全上古三代文》;缪荃孙有据明慎懋赏刻本移写之藕香移钞本,此本附补遗、校记,涵芬楼影印并收入《四部丛刊》;马国翰《玉函山房丛书》亦有所辑。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66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843587
"法虽不善,犹愈于无法,所以一人心也。"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33323
"法虽不善,犹愈于无法,所以一人心也。"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759454
这本书值得读。慎子思想深刻。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33151
"法虽不善,犹愈于无法,所以一人心也。"
2025年07月3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19323
初读《慎子》时,只觉得是些零散的治国言论,再读才发现其中蕴含着深邃的人生智慧。这部战国时期的法家经典,虽不如《论语》《道德经》那般广为人知,却以其独特的"势治"思想,为后世提供了一条务实进取的人生路径。韩非曾评价慎到"重势而不重法",这种对现实力量的清醒认知,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反而显得格外珍贵。 慎到最打动我的,是他对"势"的独到见解。他认为"贤不足以服不肖,而势位足以屈贤",强调客观环境对个人发展的决定性影响。这让我联想到职场中常见的情形:空有才华却不得志的人,往往是因为没有站在合适的位置上。慎到教会我们的不是消极认命,而是要学会审时度势,主动寻找能发挥自身优势的舞台。就像他说的"腾蛇游雾,飞龙乘云",聪明人懂得借势而行,这何尝不是一种积极的人生策略? 在"因循"篇中,慎到提出"天道因则大,化则细"的哲理。初看觉得这是教人安于现状,细品才发现其中蕴含着变革的智慧。我理解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善于在约束条件下创新。就像现代创业者,既要顺应市场趋势,又要在既定规则中寻找突破口。这种务实而不失进取的态度,让两千多年前的思想在今天依然焕发着生命力。 特别触动我的是慎到对"公"的论述。他说"立天子以为天下,非立天下以为天子",这种以公共利益为先的价值观,在个人主义盛行的当下尤其值得深思。我常常反思:在追求个人成功时,是否也能为社会创造价值?慎到的智慧提醒我们,真正的成就在于利他与利己的平衡。就像他在"威德"篇强调的,权威应当建立在惠民的基础上,这对每个渴望领导力的人来说都是永恒的启示。 读《慎子》时,我总被其中冷峻的现实主义所震撼。他说"匠人成棺,不憎人死",看似冷酷,实则道出了专业精神的真谛。在这个容易感情用事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这种理性思维:既要有追求理想的热情,也要有面对现实的清醒。我逐渐学会在工作中保持这种平衡——对事严格,对人宽容,这或许就是慎子思想给我的最大馈赠。 当然,作为法家代表,《慎子》难免带有时代局限。其过分强调权势的思想需要辩证看待。但我认为,取其精华,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现代启示:成功需要把握机遇、尊重规律、建立公信。就像慎到形容的"离朱之明,察毫末于百步之外",我们要培养的正是这种在复杂环境中洞察先机的能力。 每当在职场遇到瓶颈时,我就会想起慎到说的"兔走于街,百人追之"。不是兔子本身珍贵,而是它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价值。这提醒我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势位",在合适的平台上释放能量。与其抱怨怀才不遇,不如像慎到建议的那样,主动创造属于自己的"势"。 这部战国时期的典籍给我的最大震撼是:它打破了"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简单逻辑,教会我们智慧地认识现实制约,又积极地寻找突破之道。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慎到的思想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那条既务实又进取的人生道路——承认环境的力量,但不做环境的奴隶;尊重现实的约束,却永远保持突破的勇气。
2025年07月30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