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19984
2025年07月30日
荀况的《荀子》一书阐述儒家思想,提出性恶论,强调礼法教化。他的观点直白有力,逻辑严密,驳斥孟子性善之说,主张通过后天努力改变人性。书中讨论治国、修身、学习之道,语言清晰,道理深刻。读完后能感受到荀子思想的实用性,他对社会和人性的分析至今仍有参考价值。这本书是研究先秦思想的重要著作,值得我们认真阅读。
荀子
知书房
荀子
荀况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体论
知书房
体论
杜恕 著
杜氏《体论》四卷,魏幽州刺史杜恕撰旧、新《唐志》同。恕字务伯,晋征南大将军杜预之父也。官御史中丞,出刺幽州,以斩鲜卑小子一人为程喜所劾,免为庶人,徙章武。阮武谓恕曰:「今向闲暇,可潜思成一家言。」遂著《体论》八篇,又著《兴性论》一篇。嘉平四年卒于徙所,《魏志》有传。八篇者,一曰《君》,二《臣》,三《言》,四《行》,五《政》,六《法》,七《听察》,八《用兵》;四卷者,卷凡二篇,其书盖亡于唐末,《群书治要》载有六千余言,不著篇名,审观知是《君》、《臣》、《行》、《政》、《法》、《听察》六篇,其余《言》篇、《用兵》篇略见《御览·六帖》,而《意林》以《自叙》终焉。今录出校定为一卷。恕又有《笃论》,别载于后。嘉庆二十年岁次乙亥二月既望。
孔丛子
知书房
孔丛子
孔鲋 著
人物故事集。 秦孔鲋(约前264—前208)著。六卷。鲋字子鱼,一名甲。孔子后代,居魏国,魏相子顺之子。承继家学,博通经史。秦并六国,奉诏赴朝廷,官拜少傅。秦始皇三十四年,丞相李斯建议焚书。鲋既惧祖宗遗典灭亡无求,又怕坑儒惨刑,遂携弟子襄,潜居故里,将家中《论语》、《尚书》、《孝经》等书,深藏宅院壁中。然后隐于蒿山, 召弟子百人,亲授其书。陈胜起义,鲋出山为博士,从军反秦。晚年因目疾辞官。鲋闲居故里,搜辑自孔子以来五位先祖言行,成此编。汉时,孔子九世孙太常孔减以所著赋与诗合为一卷,称《连丛子》附其后。全书三万九千余字,二十一篇,有《嘉言》、《论书》、《记义》、《刑论》、《记问》、《杂训》等。主要记载孔子、子思、子上、子高、子顺言行事迹。因系孔氏后人追述先祖,故事真情切,生动感人。某些篇章,含有一定进步思想因素,客观上暴露贵族统治者的贪婪与残忍。写作上采取正面叙述人物言行与侧面评论相结合方法,既突出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精神风貌,又显示出很高艺术性。孔子形象尤为具体鲜明,不仅有圣人之表,而且有圣人之德。有民国二十五年(1936)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声律启蒙
知书房
声律启蒙
车万育 著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精选书评
知书客868962
在书店角落里翻《荀子》,很多人说他讲究礼法、重视教化。但我看到的是他把人性说得太恶,把礼法抬得太高。统治者用这套理论管百姓,他自己倒站得远远的。老百姓要守规矩,君王就能为所欲为?当时社会环境就这样,可到今天还有人捧他这套。礼法成了枷锁,教化变成训斥,说到底还是为统治者服务。读他的书,感觉处处都是自上而下的压迫。
荀子
知书房
荀子
荀况
知书客657680
有人说《荀子》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说的就是后来者居上。有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讲的是积累的重要性。但我在读《荀子》时只觉得困惑,那些劝人向善的话明明很有道理,却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我看到的是一个人不断说人性本恶,需要礼法约束,可现实里恶人往往过得更好。想不明白为什么古人要教我们这些,更不知道该不该相信。
荀子
知书房
荀子
荀况
知书客241067
这本《荀子》我读过三遍,每次都有新收获。很多人喜欢讨论荀子的性恶论,但我更看重他讲的学习方法。他说人要不断积累,像蚂蚁搬家一样一点点进步。这个道理很简单,但能做到的人很少。我试过他的方法,每天坚持学一点,三个月后真的不一样了。现在碰到困难就想起荀子的话,觉得特别有力量。
荀子
知书房
荀子
荀况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