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71032
2025年07月27日
读完《忏悔录》,感觉卢梭把自己写得太无辜了。他一直在说自己多高尚,别人多卑鄙。但事实真的这样吗?他对朋友忘恩负义,把情妇说得一无是处,对孩子不负责任。他不断强调自己真诚,却总在为自己开脱。这本书更像是在表演忏悔,而不是真正认错。我看完只觉得虚伪,一个自恋的人写的自白罢了。他永远是对的,错都在别人。
忏悔录
知书房
忏悔录
卢梭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论出版自由
知书房
论出版自由
约翰·弥尔顿 著
《论出版自由》作者约翰·弥尔顿(1608-1674)是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政论家,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参加者。 《论出版自由》是弥尔顿许多精心撰述的政论中最重要的一篇,是他在1644年向英国国会提出的一篇演说辞。1644年是英国资产阶级向斯图亚特王朝作斗争取得初步胜利的时期,革命内部的资产阶级上层分子长老派害怕革命继续深入,他们竭力控制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政治思想,力图与王党妥协。弥尔顿为了争取人民言论出版自由,写了这篇政论,向国会提出呼吁,并在演说辞中对长老派提出了警告。
实践理性批判
知书房
实践理性批判
康德 著
本书是康德批判哲学体系的三大批判著作之一,康德的第二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出版于1788年。从内容上来看,如果说“纯粹理性批判”的任务是要确定人类认识能力的先天要素及其先天要素的若干规定,那么,“实践理性批判”的任务就是研究理性的实践使用的先天原理的可能性、范围和界限。康德立足于无人可以怀疑的“纯粹实践理性”去批判理性的“全部实践能力”,从人的纯粹理性现实具有的实践能力出发并以之为标准,批评和评价一般的理性在实践活动中的种种表现,从中确认纯粹理性的先天普遍规律,即道德律,道德律使人认识到人在实践中事实上是自由的。康德在本书中提出的自由概念成为“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结合的基石。特别是在本书中提出了他的脍炙人口的两大崇高原则:“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全书除序言和导言外,有纯粹实践理性要素论和纯粹实践理性方法论两部分,外加一个结论。在要素论中又分为纯粹实践理性的“分析论”和“辩证论"。 全书18万字。由康德研究专家杨祖陶和邓晓芒合作,直接从德文原版翻译。译文精良,较好地传达了康德的原意,是二位学者十多年合作的又一部精品。
沉思录
知书房
沉思录
马可·奥勒留 著
《沉思录(新版)》是古罗马斯多亚派哲学最后一部重要典籍。玛克斯并不曾努力建立哲学体系,所以在《沉思录(新版)》里我们也不必寻求一套完整的哲学。他不是在作哲学的探讨,他是在反省,他是在表现一种道德的热诚。我们借此可以想见其为人,窥察其内心,从而对于为人处世律己待人之道有所领悟。《沉思录(新版)》共计12卷,此版译文出自大师梁实秋先生之手,并配有译者的点评、批注,而其所选译文也是最接近原著意愿的Haines版。
精选书评
知书客993955
我们这一生,要面对真实的自己,面对年少轻狂,面对背叛伤害,面对虚荣伪善,面对孤独绝望,面对忏悔与救赎,面对自我剖析,面对灵魂拷问,面对人性的全部。卢梭在《忏悔录》里写的不只是他的故事,也是每个人的影子。他敢把最不堪的一面摊开给我们看,这种勇气让人动容。读这本书就像在照镜子,照出我们心里那些不敢承认的念头。
忏悔录
知书房
忏悔录
卢梭
知书客189041
《忏悔录》里卢梭把自己说得那么真诚,但读起来全是自恋。他把自己暗恋女人、抛弃孩子的事都写出来,却用漂亮话包装。这算什么忏悔?就是给自己找借口。现实中谁这样坦白?我们普通人犯错会内疚,会遮掩。卢梭倒好,把肮脏事写出来当成美德。这种虚伪的真诚,比直接说谎更恶心。说到底,他不过是在表演,用文字给自己立牌坊。
忏悔录
知书房
忏悔录
卢梭
知书客454291
读卢梭的《忏悔录》,我发现他真的很勇敢。他把自己做过的好事坏事都写出来了。他没有骗人,也没有骗自己。他承认自己偷过东西,抛弃过孩子。这些事放在别人身上,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说出来。但是他写了,因为他觉得人应该诚实。看完这本书,我觉得一个肯说真话的人,就算有缺点也值得尊敬。卢梭教会我一件事:做人要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
忏悔录
知书房
忏悔录
卢梭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