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05229
2025年09月03日
这本老掉牙的经典真是被高估了,主角皮普的成长轨迹矫揉造作得令人发笑。那些所谓的"深刻社会批判"放在今天看简直像过家家,整本书都在用夸张的情节掩盖思想的贫瘠。狄更斯笔下的人物永远在走极端,要么是天使要么是恶魔,这种二流剧场式的写作手法实在让人难以忍受。要说优点,大概就是给维多利亚时期的读者提供了点廉价泪点吧。
远大前程
知书房
远大前程
查尔斯·狄更斯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变色龙
知书房
变色龙
契诃夫 著
在世界文坛上,契诃夫是一位罕见的艺术家。无论是小说,还是剧本,他都独辟蹊径,其艺术成就是高超的,举世公认的。关于契诃夫的小说,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他“创造了新的形式,因此我丝毫不假作谦逊地肯定说,在技术方面契诃夫远比我为高明!……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艺术家。”
遗产:一个真实的故事
知书房
遗产:一个真实的故事
菲利普·罗斯 著
本书是美国当代文学泰斗菲利普·罗斯的一部纪实作品,荣获1992年度“全美书评人大奖”,成为非虚构类作品的当代经典。在本书中,震撼读者心灵的,是菲利普·罗斯在照顾父亲过程中的大量心理独白和日常细节,以及不断闪现的这个普通犹太人家庭生活的记忆碎片,时而幽默,时而忧郁,时而深沉…… 善于以长篇小说编织人性史诗(《美国牧歌》、《人性的污点》、《垂死的肉身》等)的美国当代文学泰斗菲利普·罗斯(Phillip Roth)在1991年意外地出版了一部纪实作品——《遗产——一个真实的故事》。视线凝聚的焦点,不再是广阔的社会、宏大的命题,而是罗斯刚刚去世的父亲,一个平凡、卑微的犹太老头。 临终前的日子,他的一生像一条浸透了琐碎往事的河,在他和他的作家儿子眼前,半明半灭地流过。父与子之间的关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既亲密又陌生,既血肉相连又渐行渐远。当亲人的生命进入倒计时,所有的思索与拷问,所有的惶恐与悲伤,都逼得人透不过气来——哪怕这个人,是以冷竣著称的菲利普·罗斯。 作家罗斯和儿子罗斯在《遗产》的字里行间不停地互换,激情与理性时而鏖战、时而讲和,努力还原生活的真相。生活的真相,足以让任何文字都相形见绌,也足以征服全美国最苛刻的书评人。1992年,《遗产》问鼎“全美书评人大奖”,成为非虚构类作品的当代经典。
我的名字叫红
知书房
我的名字叫红
奥尔罕·帕慕克 著
故事发生在1590年末的奥斯曼帝国,国王苏丹秘密委制一本伟大的书籍,颂扬他的生活与帝国。四位当朝最优秀的细密画家齐聚伊斯坦布尔,绘制这本传说将动摇宗教与社稷的书。此时,为爱情离乡12年的青年黑在恋人父亲的召唤下终于回归,迎接他的除了爱情,还有接踵而来的谋杀…… 一位细密画家被发现死于深井中,奉命为苏丹绘制抄本的长者也惨遭杀害。苏丹命令宫廷绘画大师奥斯曼和青年黑在三天内查出结果,而线索,就藏在书中未完成的图画某处。 作者通过说书人的方式,让全部角色都现身说法:一只狗、一棵树、一枚金币、红色,两具尸体、死亡,甚至凶手自己。在他们的倾吐中,除了侦破凶案的蛛丝马迹,还有16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心灵之相,对幸福与意义的不同渴求。
精选书评
知书客517849
狄更斯的《远大前程》写得很假。主角皮普从一个穷小子变成有钱人,最后又变回穷小子。这种故事让人不舒服。作者想告诉我们钱不能带来幸福,但是他把人物写得太极端。好人特别好,坏人特别坏。现实中的人不是这样的。书里说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写得太过简单。皮普的转变也很突然,没有说服力。这本书就像是在教训人,而不是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远大前程
知书房
远大前程
查尔斯·狄更斯
知书客629455
狄更斯的笔锋刺透了虚荣的泡沫。每读一遍《远大前程》,都像在照一面人性的棱镜,那些折射出的光斑如此刺眼又令人着迷。匹普的成长轨迹里,藏着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幻灭与觉醒。特别爱看他从铁匠铺到伦敦沙龙那段——多么精妙的阶级讽刺,上层社会的金粉下覆盖着怎样腐朽的真实。狄更斯最狠的是,连救赎都带着某种残忍的清醒。
远大前程
知书房
远大前程
查尔斯·狄更斯
知书客168953
皮普的一生就像一场梦。他以为自己想要的是金钱和地位,看不起铁匠铺的日子。后来他得到了财富,却发现心里空荡荡的。他伤害了真正对他好的人,又后悔莫及。等到他失去一切,回到原点,才明白乔和比迪的善良是多么可贵。人生就是这样,总要摔过跟头才能看清什么最重要。皮普最后懂得了,真正的远大前程不在伦敦的上流社会,而在自己心里。
远大前程
知书房
远大前程
查尔斯·狄更斯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