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799678
2025年08月01日
这本书在地铁上读完,很多人都在讨论其中的谋略智慧,我却被黄石公对治国之道的冷静思考吸引。权力向来危险,能提出"柔能制刚,弱能制强"的人不多。掌权者往往沉迷强势,其实退一步才是真智慧。书里的道理看似简单,做起来太难。看历史就知道,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很少。我们总说要强,其实有时候弱才是真正的强。
三略
知书房
三略
黄石公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历代兵制
知书房
历代兵制
陈傅良 著
中国古代最早的专论兵制的军事著作。南宋孝宗时陈傅良撰。共8卷,约4万字。该书按照朝代顺序,记述自西周到北宋的兵制。对西周的乡遂井田兵农合一制,汉代的京师兵、地方兵,隋、唐的府兵,唐代的骑、禁军,以及兵制的继承、发 展也有所论述。有关历代兵员征集办法,兵役、徭役情况,军功爵赏,兵员数额,军费开支,战争状况等亦有记述。对其中重要内容,还加以评论。如在兵农关系上赞赏兵农合一,寓兵于农;在征调问题上,主张爱惜民力反对征调无度;在统御关系上,强调权限分明,既要保证“强干弱枝”,反对“诸王擅兵”,又要保证将领必要的指挥权,反对“兵无专主,将无重权”;在练兵问题上,主张号令严明,严加考核,选拔优秀,反对“练习不精”,等等。 该书对北宋兵制的流弊,言之尤详,旨在通过古今兵制对比,以针对南宋将弱兵骄,冗兵充斥,军费浩繁的现实,提供改革兵制的借鉴,以贯彻其兵要少但要至精的主张。《历代兵制》作为论述中国古代兵制的第一部专著,对后世有不可低估的指导作用,其学术价值至今仍值得重视和探讨。
太公阴谋
知书房
太公阴谋
吕尚 著
《隋书·经籍志》子部兵家类著录:“《太公阴谋》一卷。”撰者自注云:“梁六卷。梁又有《太公阴谋》三卷,魏武帝解。”盖《太公阴谋》梁时尚有六卷,而撰修《隋志》时只剩一卷。云“梁又有《太公阴谋》三卷,魏武帝解”乃魏武帝《解〈太公阴谋〉》三卷。该书乃战国后期齐国稷下学者伪托姜太公(姜尚)所作的一部兵书。《汉志》的《诸子略》道家(刘歆《七略》入《兵书略》)著录:“《太公》二百三十七篇,《谋》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兵》即《太公六韬》,《言》即《太公金匮》,《谋》即《太公阴谋》。“兵事”之权谋当然秘密,自然其“谋”可称为“阴谋”(“阴”的古义有隐晦、秘密之义),如《战国策·秦策》二:“张仪反(返)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史记·吕不韦列传》:“太后乃阴厚使主腐者吏,诈论之,拔其须眉为宦者,遂得侍太后。”上条论证《六韬》为战国后期齐国稷下学者伪托姜太公之作,从原则上说那些证据也是考证《太公阴谋》的证据。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十一于辨证《六韬》中云:“《汉志》著录之例,只以著书之人题其书,而不别著书名,《老子》不名《道德经》,《淮南》不名《鸿烈》,《蒯子》不名《雋永》,故《太公》之书不名《六韬》《阴谋》《金匮兵法》等也,至《隋志》乃著之耳。”其言甚是。唐元和(公元806—820年)前后马总摘编《意林》有《太公六韬》六卷、《太公金匮》二卷,而无《太公阴谋》,盖经安史之乱而亡佚。清人汪宗沂辑有《太公兵法逸文》一卷。其中有注明为《太公阴谋》之逸文者。
握奇经
知书房
握奇经
佚名 著
中国古代关于八阵布列的兵书。又称《风后握奇经》、《握机经》、《幄机经》。1卷,380余字。相传书中的经文为黄帝臣风后撰,姜尚加以发挥引申,后来又经汉武帝的丞相公孙弘作解。经文后附有佚名《握奇经续图》一卷,但仅存其目,无图。再后则附晋马隆《八阵总述》一卷。按《七略·兵书略》有“《风后》十三篇,图二卷”。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曰“依托也”。已定其伪。而《握奇经》之名,汉、隋、唐诸书《艺文志》皆不载。
精选书评
知书客494828
翻《三略》的时候,很多人会注意那些打仗的计策。我却更在意它说"将者国之辅"的道理。带兵打仗的人要有德,不能光靠蛮力。现在看那些当领导的,有几个真懂这个?书里讲得很明白,可是能做到的人太少。我看这本书不是为了学怎么赢,而是想看看古人怎样带人。道理很简单,难的是做得到。
三略
知书房
三略
黄石公
知书客745538
奇书,兵家圣典。妙极!正着看行,倒着念也通。单独看某句能懂,合在一起更精彩。春风得意要读,灰心失意也要读。将军能领会,小兵也受用。防御时要学,进攻时更要学。打仗靠的是兵器,却离不开智慧。这三略不是生搬硬套的,是活用的。
三略
知书房
三略
黄石公
知书客485535
兵法之巅,胜败之根。败时可读,胜时可读。将军能懂,小卒也能懂。白天可读,夜晚也可读。从头看到尾行,挑着看也行。重读有新意,初读有启发。打仗前要读,不打仗也要读。读书不如用书,用书不如体悟。带兵打仗的宝典,做人做事的明灯。读它十年不如悟它一句。悟透一句就能受用一生。
李卫公问对
知书房
李卫公问对
李靖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