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39049
2025年09月04日
罗斯·金的笔触如同米开朗琪罗的炭笔草图,在《米开朗琪罗与教皇的天花板》中勾勒出文艺复兴时期最炽烈的艺术火焰。开篇对西斯廷教堂脚手架的描写就带着凿击大理石的力道,木料缝隙间漏下的金粉与颜料气息几乎要扑到读者脸上。这种充满物质感的叙事让艺术史不再是冰冷的学术论文,而变成了沾着石膏粉末的工作日志——你能听见教皇朱利乌斯二世在楼下催促的脚步声,感受到十六世纪罗马潮湿空气里凝结的焦虑。 与那些将天才神化的传记不同,罗斯·金特意保留了米开朗琪罗腰背疼痛的细节。当读到画家不得不躺着作画时,穹顶壁画《创世纪》的震撼力反而更强了——原来那些流淌着神性光芒的肢体,都是人类艺术家以扭曲姿势完成的奇迹。这种祛魅又复魅的写法,让艺术创作回归到血肉之躯的范畴,却又在平凡中掘出神性。相比瓦萨里《名人传》里飘在云端的完美天才,这个会为颜料配方发愁、与赞助人讨价还价的米开朗琪罗反而更令人心折。 或许有人觉得五百年前的艺术斗争离当代太远,但书中教皇与艺术家的角力,何尝不是当下创作者困境的古老回声?当米开朗琪罗在信里抱怨"这不是我的专业"时,多少现代打工人会心一笑。罗斯·金最了不起的成就是让十六世纪的石膏尘埃落进了二十一世纪的咖啡杯,让我们发现天才的困境与凡人的挣扎,原来共用着同一种人类底色。
米开朗琪罗与教皇的天花板
知书房
米开朗琪罗与教皇的天花板
罗斯·金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建筑的七盏灯
知书房
建筑的七盏灯
约翰·罗斯金 著
这部维多利亚时代巨匠的经典著作,深刻阐述了他关于建筑本质、角色及其美学的坚定信念。 尽管罗斯金本人后来称其为“一场糟糕的咆哮”,但这本书确实为现代建筑史和建筑批评铺平了道路。它提出的评判建筑的标准,远非维特鲁威或阿尔伯蒂那些披着18世纪优雅外衣的旧有原则的简单翻版。 罗斯金提出了雄辩有力的主张,其中特别强调了保护历史建筑的重要性。 此版本复制了原书全部14幅精美图版,展示了罗斯金绘制的建筑细节图,这些图稿源于从威尼斯公爵府到鲁昂大教堂等著名建筑。
古代艺术与仪式
知书房
古代艺术与仪式
简·艾伦·哈里森 著
简·艾伦·哈里森所著《古代艺术与仪式》是一部探究艺术与仪式关联的学术著作,成书时间约在二十世纪初。 该书深入剖析了这两个看似迥异的概念如何相互交织,并揭示其根源对理解现代文明的启示作用。作者尤其以希腊戏剧等形式为范例,聚焦艺术与仪式的关系,力图阐明这种关联对于理解艺术同精神信仰及社会实践互动关系的深层意义。 开篇立论指出:尽管当代认知中艺术与仪式已然分道扬镳,但二者同源于早期人类的本能冲动。哈里森通过解析狄俄尼索斯节庆期间的希腊剧场活动展开论述,强调观剧行为的神圣性质,揭示戏剧表演本质上是种崇拜仪式。她援引希腊与埃及的实例,着重阐释古代仪式实践的重要性,论证艺术如何从这些基础仪式中演化成形。 哈里森提出艺术与仪式共同的核心在于具象化的情感表达,由此构建出理解艺术实践历史意义的引人入胜的框架。
茶之书
知书房
茶之书
冈仓天心 著
冈仓天心在20世纪初旅英美期间,意识到西方人对东方世界充满了荒谬的想法及误解,因此相继用英文写下《东洋的理想》(The Ideals of the East,1903)、《日本的觉醒》(The Awaking of Japan,1904)、《茶之书》(The Book of Tea,1906)被并称为冈仓天心的“英文三部曲”,前一部刊行于伦敦,后两部刊行于纽约。 三部作品中,《茶之书》的影响最大,有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瑞典语等多种译本,并入选美国中学教科书。该书在为冈仓天心赢得世界性声誉的同时,也向西方世界谱写了一曲意味深远的以“茶道”为主题的“高山流水”。 “茶道”为日本传统美学之精髓,作者文笔清雅隽永,蕴藏文人气息,带领读者一窥日本古典美学的世界。
精选书评
知书客748924
"艺术不是对自然的模仿,而是对自然的超越。"——在这本引人入胜的作品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再现了米开朗琪罗在西斯廷教堂穹顶作画时的煎熬与狂喜,让读者得以窥见一个天才艺术家如何在信仰与艺术的夹缝中,用画笔完成对上帝创世的诗意重述。
米开朗琪罗与教皇的天花板
知书房
米开朗琪罗与教皇的天花板
罗斯·金
知书客321883
合上书页时,仿佛也触到了西斯廷穹顶的湿壁画颜料,指尖还带着未干的虔诚。罗斯·金把五百年前的脚手架搭在了我眼前,米开朗琪罗的喘息声混着石膏末落在纸页上——原来神性都是凡人用脊椎折断的代价换来的。那些被美第奇家族豢养的鸽子,终将飞过教皇的权杖,在人类文明的穹顶留下永恒振翅的阴影。
米开朗琪罗与教皇的天花板
知书房
米开朗琪罗与教皇的天花板
罗斯·金
知书客638349
这本书读来意外地轻盈,像在听一位老友讲述建筑的秘密,却句句能戳中心事。罗斯金谈的不只是石块的堆砌,更是在说人心的刻度——那些关于牺牲、真理与记忆的寓言,恰恰是当代最稀缺的品质。尤其喜欢他谈论"匠人尊严"的章节,在流水线时代读来简直像一记闷棍。建议搭配一杯红茶慢慢翻阅,每个段落都会在脑子里盖起一座小教堂。
建筑的七盏灯
知书房
建筑的七盏灯
约翰·罗斯金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