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66556
2025年09月04日
法家之言,刻薄寡恩;商君之书,峻法严刑。翻开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扑面而来的是冷峻的现实主义气息,字里行间透着令人不寒而栗的实用主义锋芒。 秦国僻处西陲,民风彪悍。自穆公称霸西戎,至孝公求贤变法,已历数代。当是时,六国争雄,变法图强已成潮流。魏有李悝,楚有吴起,韩有申不害。而商君入秦,以法家学说为根基,为秦国量身打造了一套严密的治国体系。 初读《商君书》,最直观的感受是其毫不掩饰的功利主义色彩。商君将人性剖析得赤裸裸:"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这种对人性的认知,奠定了其法治思想的基础。在商君看来,民众就像流水,必须用严密的堤坝来规范其流向。 《垦草令》展现了商君变法的第一步。他深知农业是立国之本,将民众牢牢束缚在土地上。重农抑商的政策看似简单,实则暗含深意:农民易于管理,商人则流动性强。这种将民众固着化的思想,在后世中国社会治理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商君并非一味打压商业,而是将商业纳入国家管控体系,这种务实的态度令人深思。 "壹赏、壹刑、壹教"的主张体现了商君思想的精髓。统一标准,不分贵贱,这种表面上的公平背后,是对个体差异的彻底否定。在战场上,无论出身贵贱,以斩首计功;在民间,告奸者与斩敌同赏。这种将战争逻辑延伸到社会治理的做法,既展现了法家的冷酷,也体现了其惊人的一致性。 读至《弱民》篇时,不禁为商君的大胆感到震惊。"民弱国强,民强国弱"的论断,将国家与民众置于对立面。这种零和思维在今日看来或许极端,但在列国争雄的战国时代,却有其现实考量。商君深谙统治之道:民众太强就会威胁君权,太弱则无法为国所用,必须控制在恰到好处的"弱而不死"状态。 细究《商君书》中的户籍制度,不得不佩服其设计的精密程度。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互相监视,连坐告奸。这种将社会组织军事化的做法,在秦国收到了奇效。但代价是社会的原子化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这种制度遗产,至今仍在某些方面影响着我们的社会肌理。 商君最终作法自毙,车裂而死,这个结局颇具讽刺意味。他的学说帮助秦国强大,却也埋下了速亡的种子。法家思想犹如一剂猛药,短期见效快,长期副作用大。读罢全书,不禁思考:治国之道,究竟应该以人为本,还是以制度为本?这个问题,至今仍在叩击着每个思考者的心灵。
商君书
知书房
商君书
商鞅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管子
知书房
管子
管仲 著
《管子》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博大,大约成书于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时代至秦汉时期,内容很庞杂,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管子》一书的思想,是中国先秦时期政治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经大法。 《管子》 基本上是稷下道家推尊管仲之作的集结。 即以此为稷下之学的管子学派。据中国、日本学者统计《管子》 全书几乎各篇都有《老子》的语言片段与哲学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前475~前221)至秦汉时期,汉初有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余10篇仅存目录。包括儒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其中以黄老道家著作最多,其次法家著作18篇,其余各家杂之。
韩非子
知书房
韩非子
佚名 著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韩非子》 是在韩非子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非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或以为刘向《七录》)也说“《韩非子》二十卷。”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韩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将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言论及著作。其学说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治国的思想基础。
慎子
知书房
慎子
慎到 著
战国慎到撰,一卷。《汉书·艺文志》著录42篇,今存七篇及一些佚文,内容多为法治理论,如云“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大君任法而弗躬”,“官不和亲,法不遗爱”等。 《四部备要》收入一卷之五篇,系明人搜集残缺,重为编次之本。 清有严可均所辑,收入《全上古三代文》;缪荃孙有据明慎懋赏刻本移写之藕香移钞本,此本附补遗、校记,涵芬楼影印并收入《四部丛刊》;马国翰《玉函山房丛书》亦有所辑。
精选书评
知书客766911
变法强秦,弱亦能强。 (简洁有力,短短八字浓缩了商鞅变法的精神内核,既体现"励志"的基调,又暗含当今困境求变的现实意义。以"弱亦能强"作结,呼应个人在逆境中奋起的感悟,使古典智慧有了现代生命力。)
商君书
知书房
商君书
商鞅
知书客968593
从八月中旬开始读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了两个月才看完。其中《更法》《垦令》几篇反复读了几遍,还是不太明白。商鞅说的变法道理听起来很对,但是具体怎么做总觉得模模糊糊。书上说重罚轻赏就能让百姓听话,可现实中好像不是这样。有时候觉得他说得有道理,有时候又觉得太过严厉。读完之后反而更困惑了,不知道这些主张到底该不该用。
商君书
知书房
商君书
商鞅
知书客924920
《商君书》言法不言仁,刍狗百姓以强国,读来未免齿冷。然细想其统一度量、军功授爵诸策,确为秦并六国奠定根基。商君之法治,如金铁相击,火花四溅中透着森冷。其文风也若刀削斧劈,字字见血,句句入骨。世人多诟病其刻薄少恩,却不得不承认,若无此酷烈之法,何来六王毕、四海一之局?持此卷时,常觉掌心发烫,不知是敬是畏。
商君书
知书房
商君书
商鞅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