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君书
知书房
商君书
商鞅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69
发表书评
细读《商君书》,恍若隔世。商君之法治,如利刃出鞘,寒光凛冽,锋芒毕露。然今人读来,不免心生恍惚——这究竟是济世良方,还是饮鸩止渴?书中言"法者,国之权衡",将法治奉为圭臬,却不知这般严刑峻法,是否真能令百姓心悦诚服。
商君之法,重农抑商,明法令,禁游侠,使民务本。其言"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字字铿锵,掷地有声。然细思之,这般治国之道,犹如将活人捆缚于铁笼之中。商君视民如草木,可任意修剪,却不知草木亦有灵性。彼时秦国之强盛,究竟是百姓之福,还是百姓之祸?
今观商君"弱民"之说,更为惊心。"民弱则国强,民强则国弱",此言一出,令人毛骨悚然。这般论调,与当今"民为邦本"之理念何其相悖!商君将百姓视作工具,只求富国强兵,却不知民心向背才是立国之本。每每读至此处,不免搁卷长叹:这般"强国"之术,究竟是智慧,还是愚昧?
商君之法,虽使秦国称霸,却种下速亡之因。焚书坑儒,严刑峻法,终致"天下苦秦久矣"。今日再读《商君书》,不禁茫然:这般极端之法治,究竟该作何评价?也许正如商君所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殊之治道。只是这治道之中,当以何者为先?是法?是德?抑或二者兼顾?捧读此书,如坠五里雾中。
商鞅说:"治国要务实,不能空谈仁义。"我开始思考这句话的含义。现在的社会太复杂,很多人喜欢说大道理,但很少人真正解决问题。古代人很简单,却很实在。
我很认同这种注重实效的态度。有些事情必须坚持原则,比如法治。商鞅在《商君书》里讲得很清楚,国家要强大,必须重视农业,限制商业,严格管理。这些道理看似简单,但很实用。
秦国能够统一六国,就是因为商鞅的变法。他制定了明确的规则,奖励耕战,惩罚懒惰。军队要训练,百姓要种地。所有事情都有标准,不能随意改变。虽然方法很严厉,但效果很好。
我开始研究商鞅的改革措施,包括废除世袭制,推行军功爵位,统一度量衡。每一条政策都很具体,都是为了增强国力。有些人批评他太苛刻,但这些措施确实让秦国变强了。
今天下午重新读了《垦令》这一篇。商鞅说要限制商人数量,增加农民数量。这个道理现在看还是对的。粮食是根本,不能所有人都去做买卖。虽然现代经济不同了,但重视生产的原则没错。
治国理政确实需要务实的态度,不能光说好听的话。商鞅提出的很多方法,现在看来还是很有道理。比如明确法律,严格执法,这些都是治理国家的基础。
感觉通过读《商君书》,对治国的理解更深入了。很多政策名称都很直接:垦草令、军功爵制、连坐法。这些名字看起来很生硬,但都是实实在在的治国方法。
治国必读,法家精华。
驭民术罢了
治国必读,句句扎心!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