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91456
2025年09月04日
用了整整一周时间,只读到三分之一。这本书让我感到非常困惑。故事描写突然爆发的失明瘟疫,但作者的叙述方式很特别,对话没有标点符号,人物也没有名字。刚开始还能勉强接受这种写法,但读着读着就分不清谁在说话了。 作者对人性阴暗面的描写太直白了。特别是有个情节,一群盲人女性被强迫用身体换取食物。这个场景让我觉得特别不舒服。虽然明白作者想表达极端环境下人性的堕落,但写得太过赤裸裸了。 书中对政府处理失明疫情的方式也有很多批判。比如把感染者关进废弃精神病院,不给足够食物和医疗。这些描写让我想起现实中的一些事情,但又说不清楚具体是什么。可能是因为写得太抽象了。 主角医生的妻子是唯一没有失明的人。她目睹了所有可怕的事情发生,却无能为力。这个设定原本应该很有力量,但读起来却让人感到特别压抑。每次她看到新的惨状,我都想跳过这几页。 我试着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可能是关于人性的脆弱,或者文明的脆弱。但这些道理被包裹在太多令人不适的细节里。有时候一个简单的场景要反复描写好几页,读着读着就走神了。 书里有些想法确实很独特。比如描写人们失去视力后,其他感官变得敏锐。但这些闪光点被淹没在大量阴暗的叙述中。每次拿起这本书都需要鼓起勇气,因为知道接下来会读到更多令人不安的内容。
失明症漫记
知书房
失明症漫记
若泽·萨拉马戈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往事与随想
知书房
往事与随想
赫尔岑 著
《往事与随想》是一部心灵史巨著,是赫尔岑用血和泪写成的回忆录。全书的覆盖面相当广,从 1812 年的卫国战争,十二月党人的起义,19 世纪 40 年代俄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1848 年欧洲的革命风云,资产阶级政权对群众的血腥镇压,直到19世纪50年代伦敦各国流亡者的活动和宗派斗争,19 世纪 60 年代俄国的社会政治面貌和新一代革命者——赫尔岑所说的“未来风暴的年轻舵手”的成长,几乎包括了 19 世纪初叶至巴黎公社前夕的整个历史时期。 赫尔岑在俄国的经历使他接触了上自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的形形色色的人们,他的描绘构成了一部“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来到西欧后,又遭遇了 1848 年的革命高潮,目睹了欧洲民族民主运动波澜壮阔的场面,也经历了斗争失败后的惨痛景象。 赫尔岑不仅是艺术家,也是政论家,既有革命激情又心怀悲悯,在他笔下展现了一个高贵的灵魂不畏压制与迫害,在历史波澜中奋勇搏击的历程。对于今天的人们也是不乏启示与激励的。
贵族之家
知书房
贵族之家
伊万·屠格涅夫 著
在远离根源多年徒劳无功后,拉夫列茨基回到俄罗斯的家中,决定背弃巴黎空荡荡的沙龙和他轻浮不忠的妻子瓦尔瓦拉·巴甫洛夫娜。回来后,他遇到了丽莎,她是他一个表兄弟的女儿,他在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认识了她,她重新点燃了他内心长期窒息的爱的感情。瓦尔瓦拉去世的消息从法国传来,为拉夫列茨基提供了新生活的前景,但一个残酷的转折可能会粉碎他的梦想,并迫使他重新评估自己的计划。
猎人笔记
知书房
猎人笔记
伊凡·屠格涅夫 著
《猎人笔记》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俄罗斯文学三巨头”之一屠格涅夫的成名作,使其享誉文坛,不仅对俄罗斯文学,也对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中国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猎人笔记》记述19世纪40、50年代俄罗斯的农村生活,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串起25篇凝练生动的故事,展现了壮阔旖旎的自然画卷和淳朴的俄罗斯民风。《猎人笔记》是教育部新课标规定必读经典。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