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75427
2025年09月04日
翻开《龙文鞭影》的那一刻,仿佛触碰到了一本会呼吸的蒙学经典。那些四字一句的韵文里,藏着太多让人心头一颤的智慧。每当我在育儿路上感到迷茫时,总忍不住重读这本明代奇书,它就像一位穿越时空的老先生,用最朴素的语言讲述最深刻的道理。 "粗成四字,诲尔童蒙"的开篇就让我眼眶发热。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我们给孩子塞了太多知识,却忘了教他们怎么做人。萧良有用历史人物的故事串起整本书,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让每个典故都变成会发光的种子。读到"孔融让梨"时,我总会想起女儿第一次主动把大苹果让给奶奶的那个下午,那种温暖比背会一百个单词更让人欣慰。 特别喜欢书中处理成败得失的态度。"项羽英雄,败于乌江自刎;刘邦创业,成于三杰效忠"这样的对句,分明在告诉我们人生没有绝对的成功模板。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我渐渐明白教育不是要孩子永远站在巅峰,而是培养他们面对低谷时的韧性。就像书中"陶侃运甓"的故事,日常的坚持往往比天赋更重要。 最打动我的是书中渗透的那种温润的力量。"管宁割席"教孩子择友的智慧,"伯俞泣杖"示人孝道的真谛,这些故事在手机游戏泛滥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有时睡前给孩子们读两段,他们会睁着亮晶晶的眼睛问:"妈妈,我们明天也能像故事里的人那样做吗?"这种时刻,我特别感激古人留下的这份精神遗产。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龙文鞭影》像一剂清凉散。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教育从来都不是速成的。每次重读"孙康映雪"的勤学、"匡衡凿壁"的执着,都会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或许我们最该给孩子的,不是多少才艺证书,而是这些历经千年依然鲜活的品格力量。合上书页时,总能听见心底有个声音在说:别着急,让孩子慢慢长成该有的模样就好。
龙文鞭影
知书房
龙文鞭影
萧良有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困学纪闻
知书房
困学纪闻
王应麟 著
《困学纪闻》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的力作。全书按经史子集分,计经部八卷,包括《易》、《书》、《诗》、诸《礼》、乐、《春秋》三传、《论语》、《孝经》、《孟子》、小学、经说等;史部和子部八卷,包括天道、历数、地理、诸子、考史;集部三卷,包括评文、评诗三卷;最末为杂识一卷。书前有作者题识云:“幼承义方,晚遇囏屯。炳烛之明,用志不分。困而学之,庶自别于下民。开卷有得,述为《纪闻》。” 作者一生博洽多闻,有宋一代诸儒罕与其伦比,
梦溪笔谈
知书房
梦溪笔谈
沈括 著
《梦溪笔谈》,或称《笔谈》,是中国北宋沈括所作的笔记体著作,原有26卷,分17门,题材广泛,记录作者所见所闻及研究心得,当中有三分一以上的内容,叙述有关科学技术的各方面先进成就,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地理、医药和乐律等各范畴,使本书成为中国科技史研究的重要著作和珍贵资料。科技以外,《梦溪笔谈》记下沈括仕途生涯中的见闻、相关知识及对政策的检讨,也记载作者在考古学、美术与音乐方面的研究心得,以及作者耳闻目睹的各种不可思议的怪异事情。1956年出版的《梦溪笔谈校证》合《梦溪笔谈》原书、《补笔谈》及《续笔谈》共30卷,分609条,是目前学术界使用的标准版本。
湘山野录
知书房
湘山野录
文莹 著
笔记。宋释文莹著。三卷。此书作于荆州之金銮寺,故以“湘山”为名。成于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其内容主要记录了北宋前期的一些见闻杂事,涉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活动。对于当时朝廷的黑暗、官吏的残暴无知,都有所揭露。由于作者是僧人,所以书中也记述了不少鬼神佛道的怪异故事。作者还记述了著名的文学家李煜、徐铉、石介、柳开、王禹偁、魏野、杨亿、寇準、范仲淹、石延年、晏殊、欧阳修、苏舜钦等人的轶文轶事,是文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宋史·艺文志》著录此书为三卷,《郡斋读书志》卷三下著录为四卷。今传本皆为三卷,附《续录》一卷。有《津逮秘书》、《学津讨原》、《说库》、《学海类编》、《古书丛刊》、《择是居丛书初集》、《四库全书》等本以及1984年中华书局点校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831778
中国古代著名蒙学读物,语言简练,节奏明快,韵律和谐,朗朗上口。对于现代人来说,可以视为一部中国古代历史典故、文人趣事、神仙传奇的汇编宝典,更可以看作是一部中国古代文献的目录索引,教育价值、文化价值、文学价值非凡。
龙文鞭影
知书房
龙文鞭影
萧良有
知书客381447
典故近七成不知。不少三国二线人物入选,似表明在明代三国故事深入人心。最诡异的是居然有亚当,和盘古开天并列,明天主教(新教基督其时未兴)在底层传播可能比《明史》反映的还要广。据 白云出岫 读本——萧良友编杨臣诤订,惜缺李晖吉《龙文鞭影二集》。
龙文鞭影
知书房
龙文鞭影
萧良有
知书客211532
《龙文鞭影》是古代启蒙经典的瑰宝,其"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训诫犹在耳畔,这部汇集典故的蒙学佳作,以其精炼生动的四言韵语,不仅传授了历史知识,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传统道德人格,堪称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龙文鞭影
知书房
龙文鞭影
萧良有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