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66272
2025年09月04日
田骈《田子》言"万物皆备于我",其说与庄生"齐物"暗合,却更显峭拔。这位稷下学者以"天口骈"著称,论道时口若悬河,然其学说流传至今者不过断简残篇,实在令人扼腕。细读现存佚文,可见其思想脉络:既主张"因性任物"的道家底色,又强调"推类接誉"的名家手段,这种糅合百家之长的学术气象,恰是战国稷下学宫的独特产物。尤耐人寻味者,是其将黄老之术演绎为"去宥"之说,比起慎到"块不失道"的极端主张,显得更为圆融通透。可惜这般精彩学说,竟被历史长河冲刷得支离破碎,今人只能通过《吕览》《荀子》等书的批判性记载,勉强拼凑其思想轮廓了。
田子
知书房
田子
田骈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黄帝四经
知书房
黄帝四经
老子 著
《黄帝四经》是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初付于帛书老子乙本前,当时称《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后经专家鉴定,认为此书是失传已久的《黄帝四经》。《汉书.艺文志》曾经著录此书,但汉以后就失传了,学者根据书的内容、文字、篇章数目等研究,认为此书成书时期当晚于《老子》,早于《管子》、《孟子》、《庄子》。它体现了道家学说由老子一派变成黄老学派的转变,对先秦各家各派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黄帝四经》于经学研究有极重要的地位。《黄帝四经》讲述人君治国之道,记述了战国时的一些格言和黄帝传说,哲理思想以道家为主,融合了墨家和法家,包蕴天人感应之说,强调统治者要依循大自然之道,否则招致灾祸,书中亦有道家以弱胜强的理论。《黄帝四经》今有多个英语、法语或日语的译本,广受学术界研究。
庄子注
知书房
庄子注
郭象 著
中国魏晋时期的哲学伦理学著作。作者郭象,字子玄,河南洛阳人。本书共10卷。本书首先建立了万物殊形、各自“独化”而成的理论前提,认为万物各有其性,要达到“性命全”而得“福”,就应各守其性而不能越轨。人也是这样,人的性也各不相同,有高贵与卑贱之分。这种差别是本于“自然”的,人们的尊卑贵贱之分是合情合理的。本书认为,包括刑、礼、法、德在内的整个名教都是与“我”无关、本于自然的。仁义规范和礼法制度都是变化不定的,它们只是“迹”,而不表现“真性”,因此不必遵循传统的道德规范和制度。另外,还提出了安分守己的人生观,认为人们性的贵贱是固定不变的,其遭遇都是命定的,无法支配和把握自己的前途。人们应安分守己、顺从“命”的安排。人们应追求的理想只能是“逍遥”和“坐忘”。“逍遥”之境界即为人们各尽其性,而要达到此境界就应断绝“羡欲”的念头。人要摆脱是非、生死的烦恼,就应“坐忘”、“忘年”、“忘义”等,达到“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进入无不通的最高境界。本书包含着许多糟粕性内容,是麻醉人民的精神毒品,但在一些地方也有合理的思想,如肯定了礼义、法制的变化性等,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有其一定的地位。
亢仓子
知书房
亢仓子
亢仓子 著
《洞灵真经》一作《亢桑子》。旧题周庚桑楚撰,即《庄子》书中之庚桑楚。其书为《汉书·艺文志》所不载,仅《新唐书·艺文志》有“王士元《亢仓子》二卷”,实唐开元、天宝间襄阳处士取诸子文义相类者补其亡。全书分《全道篇》、《道用篇》、《政道篇》、《君道篇》、《臣道篇》、《贤道篇》、《训道篇》、《农道篇》、《兵道篇》计九篇。全书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阐述治国方略及处世之道。认为各行各业各有其道。如其《道用篇》强调“鸡辰而作、负日任劳、流汗沥地、夜分仅息,农夫之道也。”又述如何求利而为“贾竖”之道,“咽气谷神”、“日精炼仙”等为高士之道及何为人臣与君主之道等;其《农道篇》强调务农是治国理民之本,《兵道篇》强调三军一心而无敌。总其要旨,言道之用;偏重于治国、求贤、教化、安民、务农、用兵之术,又涉及臣民处世之道。此书在流传中曾有九篇、二卷、五卷的不同,后人又合而为今所见一卷本。后世许多学者都对此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与探讨,说明此书影响较深。
精选书评
知书客495450
有人从《田子》里看到"大道至简"的处世智慧,有人读出了"虚静无为"的逍遥境界。可当我翻开那些简短的文字,却总忍不住想问:田骈先生,您说的"不与物迁"究竟该如何做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真能像您说的那样保持内心的澄明吗?每读一遍,那些看似简单的句子反而让我更困惑了。或许这种困惑本身,就是古人留给我们思考的礼物。
田子
知书房
田子
田骈
知书客157977
妙哉,田子之文!可细嚼慢咽,可囫囵吞枣。出世时可读,入世时更当读。圣贤能得三味,俗子亦能窥得门径。在山野间读来清新,在庙堂上读来警醒。初读似觉平淡如水,再品方知暗藏玄机。教人既不入俗套,又不落窠臼。叛逆时要读,顺从时更要读。看山不是山处最要看,得意须防失意时。一卷在手,如对明月,如沐春风,如饮醇酒。
田子
知书房
田子
田骈
知书客338235
有人读《田子》可能觉得它讲了很多大道理,但我读起来却觉得特别实在。田骈就像个有经验的老师,把治国安邦的道理说得明明白白。比如他说"因人成事",这句话现在看也很实用,告诉我们做事要考虑人的因素。这本书虽然古代人写的,但里面很多观点到今天都用得上。我觉得这样的智慧值得认真读读,毕竟治理国家、管理团队的道理是相通的。
田子
知书房
田子
田骈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