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66538
2025年09月04日
文康运笔如飞而章法不乱,虽为说部,实含经义;儿女之情而英雄之气,熔铸一炉,自成家数。燕北闲人笔墨酣畅,叙事如行云流水,写十三妹则英风飒爽,写安公子则温润如玉,人物各具精神,不落俗套。其书虽用俗语,却暗藏机锋,非独述儿女私情,亦且言处世之道。若嫌脂粉气浓,可细品其中世故人情;若厌说教味重,则当赏其叙事之巧。如二十九回安老爷训子一节,看似迂阔,实则字字从肺腑中流出,非深于人情者不能道。此书宜与《红楼梦》对读,一写世家之衰,一述门第之兴,皆能于日常琐事中见大格局。今人若觉古文艰涩,正可从此书入手,既得小说趣味,又习典雅辞章,一举两得。
儿女英雄传
知书房
儿女英雄传
文康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李公案奇闻
知书房
李公案奇闻
惜红居士 著
《李公案奇闻》又名《李公案》,是清代惜红居士创作的中篇小说,共三十四回。主要讲述了李公断案故事,情节新颖,加深了对案件侦察过程的叙述,打破了以往公案小说或严刑逼讯、或托梦示兆等熟套,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色彩。
初刻拍案惊奇
知书房
初刻拍案惊奇
凌濛初 著
《初刻拍案惊奇》是明朝末年凌濛初编著的拟话本小说集。正式成书于1627年(明天启七年),尚友堂书坊于翌年1628年刊行。该书共有短篇小说78篇,杂剧一个,它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拟话本”形式,描写了众多引人人胜的故事,如商人由厄运而致富,读书人由贫寒而成名;清官们断案如神,贪吏们枉法如虎;恶棍们奸淫揽讼,骗子们尔虞我诈;青年们怎样追求忠贞不二的爱情,而封建礼教又如何制造婚姻悲剧。语言通俗简练;情节曲折起伏,扑朔迷离,却又合乎情理;人物内心刻画细致入微,艺术形象栩栩如生。
阅微草堂笔记
知书房
阅微草堂笔记
纪昀 著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 纪昀 (纪晓岚)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在时间上,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当时代前后的流传的乡野怪谭,或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其涵盖的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滇黔等地。同时有意模仿宋代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曾在历史上一时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
精选书评
知书客568553
传世巨著!文康的《儿女英雄传》写得太好太绝了。好人看好,坏人也得看。闲来看,忙时挤时间也得看。年轻人看明白做人,老年人看还原过往。哭能看,笑也能看。读一遍不行,十遍才够。市井故事写出大道理,白话文章藏着大学问。它是书,更是镜子!写的是儿女,讲的是天下。看完就知道,清朝小说顶到这儿就够高了。
儿女英雄传
知书房
儿女英雄传
文康
知书客376880
奇书?可拉倒吧。看着头疼,读着费劲。正着看难受,倒着看更难受。高兴时候看不下去,生气时候看更上火。聪明人嫌它啰嗦,笨人嫌它难懂。倒霉时候别读,走运时候也别读。主角成天仁义道德,实际虚伪透顶。情节东拉西扯,结构一团乱麻。文笔装模作样,道理全是空话。写书不如烧书,读书不如睡觉。上当一次就够了!
儿女英雄传
知书房
儿女英雄传
文康
知书客812744
自戊戌仲春至季夏始读竟,历时四月有余。文中十三妹之刚烈,安公子之迂阔,皆跃然纸上,令人掩卷难忘。文康氏以说部寄寓劝惩,虽不免说教之嫌,然其叙次井然,笔致老练,颇见功力。至若市井方言之运用,京旗风俗之摹写,尤为生动可喜,足补正史之阙。惟后半部强令英雄儿女同归儒教,未免穿凿。庚子初夏钝庵识于京师南城。
儿女英雄传
知书房
儿女英雄传
文康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