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35748
2025年09月04日
这本书很难读,但很有用。它讲的是钱怎么来的,怎么变多的。一开始我觉得很枯燥,后来发现它说的都是真的。比如分工能让效率变高,现在工厂就是这样做的。再比如市场自己会调节价格,政府管太多反而不好。这些道理现在看很简单,但斯密两百多年前就写出来了。读完这本书,你会明白为什么有些国家富,有些国家穷。虽然有些地方过时了,但核心思想到今天都没错。推荐给想搞懂经济的人,慢慢读,一边读一边想。
国富论
知书房
国富论
亚当·斯密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知书房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约翰·凯恩斯 著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著名经济学家约翰•凯恩斯的经典著作,它的发表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凯恩斯革命”。本书的中心思想是有效需求理论,认为失业除了传统经济学认为的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外,还有一种非自愿失业,其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是商品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由于总供给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动,所以失业是因为总需求或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有效需求不足是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的结果。后者又是因为消费倾向、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和对货币的流动偏好三个心理因素的作用。消费需求不足是因消费倾向递减,使消费的增长赶不上收入的增长。投资需求不足是因为资本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前者是指投资利润率的下降,后者是指人们保留现金偏好。凯恩斯提出:“只要政府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实行公共开支和经济军事化,就可解决失业问题,化解经济危机。”这一理论为各国政府实行干预经济的政策奠定了基础。
经济发展理论
知书房
经济发展理论
约瑟夫·熊彼特 著
《经济发展理论》一书是约瑟夫·熊彼特早期成名之作。熊彼特在这本著作里首先提出的“创新理论”,当时曾轰动西方经济学界,并且一直享有盛名。此书最先以德文发表于1912年,修订再版于1926年,越数年又重印了德文第三版。 1934年,以德文修订本为依据的英译本,由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被列为(哈佛经济丛书)第46卷。现在的中译本,据此英译本译出。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以 “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作为副标题,涉猎范围可谓极其广泛。但是书中最具特色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所提出的“创新理论”。 全书共分为六章。 第一、第二两章最为重要,从静止状态的“循环流转”到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特别是第二章 ,对经济发展,包括从“企业家”的特点和功能、 “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创新”的涵义和作用,直到资本主义的产生,熊彼特都作了开创性的精辟的论述,既是理论上的探讨,也是历史发展过程的概述。 第三、 四、五各章则进一步分别阐述了信贷与资本,企业家利润,以及资本的利息。我们可以概括地说,“创新理论”就是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的核心。
巨变
知书房
巨变
卡尔·波兰尼 著
"20世纪思想巨匠卡尔·波兰尼代表作 台湾中研院黄树民教授经典译本修订版 一部“历久弥坚”的著作 在这部公认的伟大著作中,波兰尼的主要关切是:造成19世纪西方文明衰败的起因。波兰尼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勾勒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要求与民族国家内部社会福利的追求这两者之间的冲突。换言之,他以自由经济制度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冲突过程来解释自律性市场社会的建立及其衰败,亦即19世纪西方文明的崩溃。这一主题是波兰尼一生思想的总结。 欧洲文明所经历的转变,今日看来就如同当代世界各地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转变一样,以至于波兰尼的这本书几乎就像是在评论当代议题。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 20世纪的经典之作。 ——查尔斯·金德尔伯格(Charles P. Kindleberger) "
精选书评
知书客212967
我们这一生,要自己读《国富论》,读到分工合作,读到市场规律,读到政府干预,读到自由贸易,读到利己与利他,读到看不见的手,读到财富本质,读到经济发展,读到自己的人生智慧。这本书教会我们,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在推动社会进步。它能让你看清经济运行的真相,明白努力工作不只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整个社会的繁荣。
国富论
知书房
国富论
亚当·斯密
知书客595225
读了《国富论》才明白,自由市场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它推动着社会发展,却不管你我死活。斯密把道理说得清清楚楚,可现实中哪有这么简单。多少人为了生存疲于奔命,哪顾得上什么经济规律。都说分工能提高效率,可流水线上的工人早就成了机器的一部分。道理我们都懂,可是生活还是老样子。这本书写了快三百年了,世界变了,人性的弱点一点没变。
国富论
知书房
国富论
亚当·斯密
知书客442042
他说市场有"看不见的手",可如今这手不是隐形而是失能。两百年前的理论框架,能解释如今跨国资本的嗜血本性吗?自由主义信徒总爱引用斯密名言,却选择性遗忘他写过的"资本家联合起来榨取劳动"的警告。当1%的人掌握全球半数财富时,我们该重读《国富论》还是该把它扔进历史的碎纸机?这部经济学圣经里,藏着太多被故意误读的密码。
国富论
知书房
国富论
亚当·斯密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