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62325
2025年09月04日
读完《袁阳源集》后,我陷入了一种深深的困惑。袁淑的文字里藏着太多矛盾,他一面歌颂隐逸的高洁,一面又在官场中周旋;他笔下的山水清幽绝俗,却又掺杂着对世俗功名的隐隐渴望。这种分裂感让人不禁想问:他到底是在真心向往田园,还是在用隐逸的姿态来掩饰仕途的失意? 最让我不解的是,他那些看似超脱的山水诗里,总藏着些刻意为之的痕迹。比如写竹林七贤,分明是在借古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这让我想起现在某些文人,嘴上说着淡泊名利,朋友圈里却在晒各种头衔。或许从古至今,文人的困境从未改变——既要保持精神上的清高,又放不下现实的诱惑。袁淑的矛盾,何尝不是每个读书人都要面对的难题?
袁阳源集
知书房
袁阳源集
袁淑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风赋
知书房
风赋
宋玉 著
先秦辞赋。旧题战国楚宋玉作。后人或疑为伪托。旧题战国时代楚人宋玉撰。见于《文选》卷13。这是一篇巧妙的讽谏性作品,借楚王和宋玉的问答,展开关于“风”的文章。分别描写了两种不同的风,即“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说:“及灵均唱《骚》,始广声貌。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于是荀况《礼(赋)》、 《智(赋)》,宋玉《风(赋)》……,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遂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斯盖别诗之原始,命赋之厥初也。”
解嘲
知书房
解嘲
扬雄 著
西汉赋。扬雄作。据《汉书·扬雄传》:“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或嘲雄以玄尚白,而雄解之。号曰《解嘲》。”文章以主客问答体写成,假设有客嘲笑他不善仕进,于是他加以辩驳。作者引征大量史实,反复解释比较,论证世异事变的道理,说明战国之世,群雄争霸,“士无常君,国无定臣。得士者富,失士者贫”,士人能够“矫翼厉翮,恣意所存”,而今天下一统,“家家自以为稷契,人人自以为皋陶”,庸夫在位,排斥异己:“言奇者见疑,行殊者得辟。是以欲谈者卷舌而同声,欲步者拟步而投迹”,士人根本不能像战国之士那样靠上疏和论辩取得禄位。作者既不能像蔺相如、公孙弘、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又不能像四皓那样高隐,也不肯像司马相如和东方朔那样放诞,因此只有默默守其《太玄》。这篇赋虽然在内容和写法上都受东方朔《答客难》影响,但在思想和情感上更加深刻,作者就个人的遭遇申发开去,对士人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命运进行了更为全面、深入的探讨,作品因而更其普遍性。本文语言犀利,论辩有力,纵横恣肆,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后来的仿作如崔骃《达旨》、班固《答宾戏》、张衡《应间》无论在思想还是艺术方面都难与本文比肩。
郁离子
知书房
郁离子
刘基 著
《郁离子》不仅集中反映了作为政治家的刘伯温治国安民的主张,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观、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成就、道德为人以及渊博学识。在写作《郁离子》的过程中,刘伯温的整个思想体系,尤其是对社会政治方面的看法及主张更加成熟,也更加系统。
精选书评
知书客944319
袁淑的《袁阳源集》里面大多是些政论文章,偶尔有些赋作。内容扎实,但翻着翻着就感觉空洞。没有太多新鲜想法,只是重复前人的话。政论部分写得平稳,但引用的典故太多,看着累。文风朴素,没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读完之后,觉得这个人好像有很多话要说,但又说不透。书里到处是犹豫和不确定,让人越读越糊涂。
袁阳源集
知书房
袁阳源集
袁淑
知书客682179
在书店翻到《袁阳源集》,很多人看到的是名篇佳句。我更注意到袁阳源身处乱世却能写出昂扬之词。当时南朝动荡,文人多愁苦。他却能不厌其烦地歌颂节气,这很难得。他的文字越读越有味道,有一种南朝士人少见的豪迈气概。逢人就说这本集子好,是因为它让我看到六朝文学的另一面,不是只有靡靡之音。
袁阳源集
知书房
袁阳源集
袁淑
知书客157454
自八月中旬至十月初读完这本书,花了两个月时间。袁阳源的文集收录了他的奏议和诗文,每一篇都写得很有力量。这个人出身不高,但靠着自己的努力当上了大官。他的文章说理清楚,办事也实在,让人看了很受鼓舞。我特别喜欢他写给皇帝的那些建议,既有胆量又有办法。读完觉得做人做事都要像他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来。壬寅秋日记于北京。
袁阳源集
知书房
袁阳源集
袁淑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