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773981
2025年07月03日
千峰竞秀,万壑争流。《武陵记》以灵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世外桃源"的胜景画卷,山水草木尽显造物之奇,渔樵耕读皆成天然诗行。这卷奇书不仅记载了武陵地貌之幽绝,更在字里行间埋藏着中国文人精神栖居的理想范式,让读者在迭宕的溪声山色中,照见自己内心那片未受惊扰的桃花源。
武陵记
知书房
武陵记
鲍坚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宜都记
知书房
宜都记
袁山松 著
《宜都记》,亦称《宜都山川记》,是东晋袁山松(一作袁崧)任宜都(今属湖北)郡守时所作。原书已散佚,从唐代开始,陆续有人辑其佚文。欧阳询《艺文类聚》、徐坚《初学记》、陶宗仪《说郛》等均有辑文。这里所选的三段文字,即参校各本辑文整理而成的。《宜都记》是较早的一部以记述山川为主要内容的地方志。其中对长江三峡的描写尤为精绝,为盛弘之《荆州记》写三峡所本,后又经郦道元加以扩充丰富,写进《水经注》。《宜都记》以文学的笔调写三峡山水之美,应该说是具有开创性的。虽然全文已散佚,但从仅存的这几段来看,也足以说明作者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其审美眼光、文字技巧都是相当高明的。唯其如此,才为后人所称引,成为摹写三峡山水的范本。
洛阳伽蓝记
知书房
洛阳伽蓝记
杨衒之 著
城镇志。魏杨衒之撰。五卷。衍之,史书无传。其事迹略见于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卷六《王臣滞惑》篇。道宣称衒之为北平(今河北满城)人。官抚军府司马,元魏末为秘书监。因见北魏皇族、官吏穷奢极欲,借修佛寺,大肆侵渔人民,乃撰此书予以揭露。约成于武定五年(547),三万余字。分洛阳为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五区,共记永宁、建中、长秋、瑶光、景乐、胡统、景林、龙华、宗圣、庄严、宝光、白马等四十三寺,和宋云惠生使西域,以及京师建制与郭外诸寺状况。该书虽以记北魏洛阳佛寺为主,而实际侧重于当时政治、人物、风俗、地理以及传闻故事等。故对研究北魏洛阳都城的建制、佛寺的修筑和历史古迹等均有重要价值。卷五所载宋云、惠生使西域一节,与晋《法显传》和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同为研究古代中亚地理、历史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宝贵史料。作者熟悉当时掌故,长于著述,叙事简括,文笔隽秀,可与郦道元《水经注》相媲美。该书既是地理书,又是一部史书,也是一部极好的文学著作。其刻本较多,明有《如隐堂》本,毛氏汲古阁刻《津逮秘书》本,清王谟辑校《汉魏丛书》本,1955年中华书局出版周祖谟校译本。
北户录
知书房
北户录
段公路 著
地理杂志。唐段公路纂,崔龟图注。三卷。公路仕历不见史传。约咸通十二年(871)从茂名归南海。其先仕南粤,后官万年县尉,是书为作者亲自南游五岭间采撷民间风土、习俗、歌谣、哀乐等而作。以《史记·秦本纪》 “南尽北户”,即开北户以向日名书。约二万字。卷一所记通犀、孔雀、鹧鸪、鹦鹉、绯猴、蚺虵牙、红虵、水鱼等陆水动物及飞禽生态习性、地理分布及捕捉饲养方法、用途等;卷二载蚊扇、鹅毛被、红虾盃、鸡毛笔、红盐等用物、食品;卷三记岭南无核荔枝、变柑、山桔子、山胡桃、白杨梅及越王竹、指甲花等花卉竹木。对研究我国唐代岭外地区生物资源、地理环境及人们生活习俗、食品结构等颇有意义。有《古今说海》、《学海类编》、 《丛书集成》、 《四库全书》各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768352
自暮春至仲夏,断续翻阅此书,竟两月有余。末卷杂记山川风物,文辞芜杂,似是后人拼凑而成,勉强览过便罢。黄氏所述武陵旧事,时而详实可考,时而恍惚难辨,令人不免疑其真伪。至于地理沿革之错乱,人物事迹之穿凿,尤使读者茫然。纵有笔力雄健之处,亦难掩考据疏漏之憾。或因其地僻远,文献不足之故欤?庚子初夏拙斋漫记于吴门。
武陵记
知书房
武陵记
鲍坚
知书客322698
鲍坚的《武陵记》写得实在。他记录武陵风物很直接,没有花哨的修饰。山川河流、民俗物产都写得清楚。看起来内容简单,但这些是实地考察的成果。从细节能看出他做事认真,跑了很多地方核实材料。这样的书难能可贵,因为真实可靠。现在许多地方志弄虚作假,对比之下,《武陵记》的价值更明显。
武陵记
知书房
武陵记
鲍坚
知书客482577
伪书,文字之糟粕。腻哉、烦哉、恼哉!怎么看都不对,横竖都是错。无聊才翻它,不过又添一层无聊。号称能让智者开悟,结果把傻子也看糊涂了。落魄别碰它,得志更别碰。这不是向导是迷雾,不是明灯是鬼火。装神弄鬼整这些,不如去菜场数萝卜。故事支离破碎,道理牵强附会,武陵人怕不是被这破书忽悠傻的。读完只想问:就这?这东西也配叫书?
武陵记
知书房
武陵记
鲍坚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