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83541
2025年07月07日
《太公金匮》中有"不战而屈人之兵"之说,看似高明,细思极恐。太公之言,多在诡道,与儒家"仁义"相去甚远。读此书时,常觉其术近于阴谋,虽可速胜,却失正道。不过乱世用重典,或许也是不得已。后世尊太公为兵家鼻祖,却鲜有人道其手段之狠。凡用此法者,皆自谓不得已,而终陷于不义。权谋之术,终是双刃之剑,伤人亦伤己。
太公金匮
知书房
太公金匮
吕尚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便宜十六策
知书房
便宜十六策
诸葛亮 著
一卷。旧题汉诸葛亮撰。考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亮之著述详列于传后,无是书之名。故宋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疑附托者所为,甚为有据。《文献通考·经籍考》著录此书名作《武侯十六策》,引晁氏之言曰十六策者,一治国,二君臣,三视听,四纳言,五察疑,六治民,七举措,八考黜,九治军,十赏罚,十一喜怒,十二治乱,十三教令,十四斩断,十五思虑,十六阴察。此书内容于此见其大略。惟晁氏称六曰治民,今本作治人;十二曰治乱,今本作治政;十六曰阴察,今本作阴诫,小有异同。清人张澍把此书辑入 《诸葛忠武侯文集》,一卷16篇。
李卫公问对
知书房
李卫公问对
李靖 著
《李卫公问对》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内容相传为记录唐太宗和李靖关于军事问题的问答。全书共分上、中、下 三卷:其中上卷四十问答,中卷三十三问答,下卷二十五问答,凡九十八次问答,约一万余字。《李卫公问对》多处对《孙子兵法》的命题进行了阐发,丰富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思想。它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在宋代被列入《武经七书》中,成为武科必读之书。今天仍有研究价值。
乾坤大略
知书房
乾坤大略
王余佑 著
《乾坤大略》是一部专讲战略的军事著作。《乾坤大略》的指导思想是专论大端,即专论“王霸大略”。览天下之大势,求帝王之得失成败,阐述逐鹿问鼎、扭转乾坤的大方略。对于此一性质,作者王余佑明确指出:“此非谈兵也,谈略也。”“至于选将、练兵、安营、布阵、器械、旗鼓、间谍、向导、地利、赏罚、号令种种诸法,各有专书,不在此列。”
精选书评
知书客998028
我在图书馆翻看《太公金匮》,感觉这本书被吹过头了。里面说的治国道理太简单,就是重复君主要节俭、要听劝这些老话。很多内容明显是后人编的,根本不是姜太公写的。这种书之所以流传下来,是因为统治者需要用它来装点门面。实际上没有人会照着做。读这种书浪费时间,不如看真实的历史记录。
太公金匮
知书房
太公金匮
吕尚
知书客556711
神书,兵家之绝唱!快意、淋漓、震撼!可纵向读,可横向读,可在朝堂读,可在战场读。得意时该读,失意时更该读。将军能获益,小卒亦能获益。一败涂地时要读,所向披靡时也要读。求胜不如懂胜,用兵不如知兵。知兵者,王霸之道也!细品此书,顿觉胸中万甲兵。太公之谋略,千年而下犹能令人击节称叹。每读必有新得,每得必能致用。
太公金匮
知书房
太公金匮
吕尚
知书客869084
翻开《太公金匮》,很多人研究它的权谋智慧,我看重的却是吕尚那种朴实的处世态度。书里说的道理都很简单,比如"敬胜怠者吉",但往往被人忽略。现在的人总想找捷径,其实把最基本的事情做好就不错了。吕尚是周朝开国功臣,却能写这么平实的文字,比那些故作高深的书强多了。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常停下来想,是不是把简单的事情想复杂了。
太公金匮
知书房
太公金匮
吕尚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