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95986
2025年06月22日
《白发赋》,血泪与傲骨齐飞!字字如霜刃,句句似寒冰。愤世时可读,超脱时亦可读。少年读之得无畏,老者读之得从容。困顿时当看,得意时尤当看。每翻一遍,便觉人生况味又添三分。那些叫人不平的世事、不甘的命运,在左思笔下竟成了最犀利的投枪。读罢恍然:天地不仁,我辈更当活得铿锵!但细品又觉悲凉,冷眼观世易,热血难凉啊。
白发赋
知书房
白发赋
左思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哀秦二世赋
知书房
哀秦二世赋
司马相如 著
辞赋名篇。西汉司马相如作。《史记》、《汉书》见载。《汉书·司马相如传》曰:“还过宜春宫,相如奏赋以哀二世行失。”颜师古注:“宜春本秦之离宫,胡亥于此为阎乐所杀,故感其处而哀之。”文章先写离宫及其周围之景观,接着抒发秦代灭亡的感慨,并以今日二世墓地芜秽不修,魂魄飘零无着作结。(《史记》所载,此后另加五句喟叹性文字。)此文表现了痛惋至深的感情,对秦二世“持身不谨”、“信谗不寤”作了尖锐批评,并由此总结了国亡宗灭的历史教训。文章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渲染山之深,水之曲,竹树之繁茂,以造成一种似被历史遗忘的氛围,自然带出下面直抒胸襟的文字。其直抒中兼具评议成分,简明深刻,富有庄重感。对后世咏史作品有一定影响。
解嘲
知书房
解嘲
扬雄 著
西汉赋。扬雄作。据《汉书·扬雄传》:“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或嘲雄以玄尚白,而雄解之。号曰《解嘲》。”文章以主客问答体写成,假设有客嘲笑他不善仕进,于是他加以辩驳。作者引征大量史实,反复解释比较,论证世异事变的道理,说明战国之世,群雄争霸,“士无常君,国无定臣。得士者富,失士者贫”,士人能够“矫翼厉翮,恣意所存”,而今天下一统,“家家自以为稷契,人人自以为皋陶”,庸夫在位,排斥异己:“言奇者见疑,行殊者得辟。是以欲谈者卷舌而同声,欲步者拟步而投迹”,士人根本不能像战国之士那样靠上疏和论辩取得禄位。作者既不能像蔺相如、公孙弘、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又不能像四皓那样高隐,也不肯像司马相如和东方朔那样放诞,因此只有默默守其《太玄》。这篇赋虽然在内容和写法上都受东方朔《答客难》影响,但在思想和情感上更加深刻,作者就个人的遭遇申发开去,对士人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命运进行了更为全面、深入的探讨,作品因而更其普遍性。本文语言犀利,论辩有力,纵横恣肆,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后来的仿作如崔骃《达旨》、班固《答宾戏》、张衡《应间》无论在思想还是艺术方面都难与本文比肩。
悼亡诗
知书房
悼亡诗
潘岳 著
组诗。共三首。西晋潘岳作。《六臣注文选》张铣说:“悼,痛也。安仁痛妻亡故,赋诗以自宽。”关于这组诗的写作时间,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说:“悼亡之作盖在终制之后。‘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是一期已周也。大功去琴瑟,古人未有有丧而赋诗者。”又说:“首云‘僶俛恭朝命’,后云‘改服从朝政’,又云‘投心遵朝命’,谓释服而复出也。当晋时,礼教已坏,然期丧犹解官行服。”今人陈志明《说潘岳的悼亡诗》则认为,三首《悼亡诗》并非作于一时,“只有第三首才是写于丧妻一周年之时,即所谓‘一期已周’,其余两首均作于周年之前”。(见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现在一般认为,这组诗当写于晋惠宗元康九年(299)的秋天,当时作者的妻子去世已经一年。诗中抒写对亡妻的怀念,情意深厚真挚。此组诗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后人写哀念亡妻的诗大都以“悼亡”为题。
精选书评
知书客173727
【书评】 嵇康《白发赋》以寥寥数语道尽人生况味,"白发将拔,惄然自诉"一句,既见形骸之困顿,更显精神之孤愤,恰似魏晋名士于浊世中高悬的明月,照见生命最本真的姿态——那不肯曲附的傲骨,终究要从每一茎白发里倔强地生长出来。
白发赋
知书房
白发赋
左思
知书客873278
左思的《白发赋》表面上写白发,实际上在自我标榜。他抱怨白发催人老,其实是感叹怀才不遇。这种矫情的写法让人反感。古代文人总爱把自己的不得志怪到外物头上,从不肯正视现实。左思也一样,明明是自己才识有限,偏偏要装作被时运所迫。这种怨天尤人的态度,比真正的白发更让人厌恶。说到底,不过是又一个装腔作势的文人罢了。
白发赋
知书房
白发赋
左思
知书客501824
八月中得览《白发赋》,历旬日而竟。左思之作,托白发以抒怀,寄寓良深。其文质朴而不失隽永,情真而不堕浅薄。观其结构,先述白发之状,次陈己身之感,终发人生之叹,章法井然。字句间多见汉魏风骨,然不落窠臼,自成一格。考其旨趣,乃借微物写大义,由形貌及神理,足见思力之深邃。壬寅秋仲记于沪上。
白发赋
知书房
白发赋
左思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