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子虚赋
子虚赋

子虚赋

司马相如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汉赋。 司马相如作。见于《史记》、《汉书》本传及《文选》卷7。《子虚赋》开篇写楚国使者子虚出使齐国,应邀参加齐国国君的畋猎之后,遇到齐国大臣乌有先生与天子命官亡是公。于是,子虚向他们夸耀楚国云梦和楚王出猎盛况,以为“齐殆不如”。乌有先生听了不服,一面指责他不应“奢言淫乐而显侈靡”。一面又言称齐地辽阔,“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争而胜之。这篇赋写得虚实相间,铺陈有序。写云梦,先以“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总起,然后分写“其山”、“其土”、“其石”,接着又交代“其东”、“其南”、“其西”、“其北”;在“其南”又细分为“其高躁”与“其埤湿”,在“其北”中也分列“其上”、“其下”层层深入,丝毫不乱。又注重对称,使读者读之兴趣盎然。《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针对《子虚赋》说:“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亡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这篇赋写于司马相 如游梁时,写就后,传颂一时,以至汉武帝读过竟感叹不已,以为是古人杰作,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而司马相如也正因此而被汉武帝所知。这篇赋虽然对楚辞有所模仿,但又能“益以玮奇之意,饰以绮丽之辞,句之短长,亦不拘成法”(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故而《子虚赋》与其续篇《上林赋》同为汉赋的代表作。
更多
书评  · 67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493911
铺张排比太盛,反伤真意。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724660
"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48243
古人写赋,为的是抒发胸襟,展现才情,如司马相如作《子虚赋》,铺陈天地山川,刻画鸟兽草木,字字珠玑,句句锦绣。今人写作,多是为了应付差事,或者博取虚名,笔下空洞无物,毫无灵魂可言。古人如相如,以赋言志,借景抒情,将个人抱负与国家兴衰融为一体,读来令人心驰神往。今人写作,只顾堆砌辞藻,卖弄技巧,全无真情实感,实在可悲可叹。 《子虚赋》中描写云梦泽一段,气势磅礴,气象万千,读之如临其境。相如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泽中鱼龙变化,草木繁茂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他对狩猎场面的描写,更是生动传神,仿佛能听到马蹄声、犬吠声,看到猎物奔逃、猎手追逐的场景。这种对细节的把握,对气氛的营造,体现了相如高超的文学造诣和深厚的艺术修养。 相如在赋中还借子虚、乌有先生之口,阐发了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他批评了那些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人,赞扬了那些胸怀大志、奋发图强的人。这些思想,即使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但精神世界却日益空虚。很多人沉迷于物质享受,忘记了理想和追求。相如的《子虚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内心的浮躁和空虚。 相如的赋,不仅文采斐然,而且思想深刻。他通过华丽的辞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对理想的追求。这些品质,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乏的。我们读《子虚赋》,不仅要欣赏其艺术价值,更要学习其精神内涵。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768052
虚设问答,实写汉赋。
2025年08月01日
查看更多书评

@《子虚赋》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