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09044
2025年09月04日
【书评】《白发赋》以"白发如霜,映照人生百态"为引,将岁月蚀刻的银丝化作洞悉世相的棱镜,透过左思的诙谐笔触,我们看见一个时代的文人在年华老去时的自嘲与豁达,那看似戏谑的文字深处,藏着对生命本质最庄重的叩问——当青丝成雪,依然能笑着与时光对弈的,才是真正的智者。
白发赋
知书房
白发赋
左思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小窗幽记
知书房
小窗幽记
陈继儒 著
《小窗幽记》是明代陈继儒(一说陆绍珩)创作的小品文集,刊行于天启四年(1624年)。全书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共一千五百余则,内容涉及修身、养性、立言、立德、为学、致仕、立业、治家等各方面,主要表达的是文人雅士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超凡脱俗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小窗幽记》文字清雅,格调超拔,论事析理,独中肯綮,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小窗幽记》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
上林赋
知书房
上林赋
司马相如 著
汉赋。司马相如作。《史记》,《汉书》的司马相如传将《子虚赋》、《上林赋》连成一气,南朝梁代萧统编《文选》,始分为两篇,《子虚赋》收入卷7,《上林赋》收入卷8。据《西京杂记》所载,司马相如写此赋时,“意思萧散,不复与外事相关。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忽然如睡,跃然而兴,几百日而后成”。可见其构思之苦。《上林赋》与《子虚赋》同为汉赋代表作,其内容上承《子虚赋》所述,当子虚、乌有二先生互相夸耀楚、齐时,亡是公以天子代表的身份,申明诸侯国应纳贡述职的道理,又极力渲染了天子上林苑的广阔和天子出猎的壮观。然后,笔锋一转,叙述天子对“大奢侈”幡然省悟,命令“解酒罢猎”,使子虚、乌有“愀然改容”,有所悔过。刘勰曾说:“相如《上林》,繁类以成艳。”(《文心雕龙·诠赋》)而明人王世贞则在其《艺苑卮言》中说,司马相如此赋“材极富,辞极丽,而运笔极古雅,精神极流动,意极高,所以不可及也”。《史记》、《汉书》本传指明:因司马相如在梁地作《子虚赋》受到汉武帝召见,他便“请为天子游猎之赋”,以《上林赋》进呈,所以一般都将这两篇赋视为正续篇,往往一并论之。
三都赋
知书房
三都赋
左思 著
中国古代骈赋。西晋左思作。分《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三篇。前二篇假设西蜀公子与东吴王孙争相称颂三国时蜀都益、吴都建业的形势、物产、宫室情况,末一篇则由魏国先生盛赞魏都建设及魏国政治措施,强调立国根本在于政治设施而不在自然条件。写于左思青年至中年时期,据传历时10载。左思(约250—约305),字太冲(一作泰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人,西晋太康时期诗人。家贫寒,晋武帝时,其妹芬以才名被选入宫,乃举家迁入京师。官至秘书郎。后辞官退隐,专攻典籍。数岁病卒。左思在当时就有文名,但其作品流传下来的仅有赋3篇(《齐都赋》、《三都赋》、《白发赋》)、诗14首。其中以《三都赋》和《咏史》诗最负盛名。
精选书评
知书客501824
八月中得览《白发赋》,历旬日而竟。左思之作,托白发以抒怀,寄寓良深。其文质朴而不失隽永,情真而不堕浅薄。观其结构,先述白发之状,次陈己身之感,终发人生之叹,章法井然。字句间多见汉魏风骨,然不落窠臼,自成一格。考其旨趣,乃借微物写大义,由形貌及神理,足见思力之深邃。壬寅秋仲记于沪上。
白发赋
知书房
白发赋
左思
知书客173727
【书评】 嵇康《白发赋》以寥寥数语道尽人生况味,"白发将拔,惄然自诉"一句,既见形骸之困顿,更显精神之孤愤,恰似魏晋名士于浊世中高悬的明月,照见生命最本真的姿态——那不肯曲附的傲骨,终究要从每一茎白发里倔强地生长出来。
白发赋
知书房
白发赋
左思
知书客873278
左思的《白发赋》表面上写白发,实际上在自我标榜。他抱怨白发催人老,其实是感叹怀才不遇。这种矫情的写法让人反感。古代文人总爱把自己的不得志怪到外物头上,从不肯正视现实。左思也一样,明明是自己才识有限,偏偏要装作被时运所迫。这种怨天尤人的态度,比真正的白发更让人厌恶。说到底,不过是又一个装腔作势的文人罢了。
白发赋
知书房
白发赋
左思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