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97219
2025年06月26日
"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此一言足见乱世英雄本色,陈寿笔下的《三国志》以这般冷峻实录勾勒出风云际会的时代画卷,权谋与道义在史家春秋笔法中激烈碰撞,让千载之后的读者犹闻金戈铁马之声。
三国志
知书房
三国志
陈寿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新唐书
知书房
新唐书
欧阳修、宋祁、范镇、王畴、宋敏求、吕夏卿、刘羲叟 著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这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欧阳修与宋祁皆有排佛的倾向,故《新唐书》不见玄奘、一行等佛门之事迹,无以反映盛唐时期的佛教史实。
史记
知书房
史记
司马迁 著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北史
知书房
北史
李延寿 著
《北史》是汇合并删节记载北朝历史的《魏书》、《北齐书》、《周书》而编成的纪传体史书。魏本纪五卷、齐本纪三卷、周本纪二卷、隋本纪二卷、列传八十八卷,共一百卷。记事起于北朝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年),止于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包括北朝魏、齐、周和隋四个封建政权230年间的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北史》和《南史》打破朝代体系,把这一时期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分别撰写出通贯各朝代的通史,编成互相联系,互相配合的两部书。把整个南北朝到隋统一的长阶段历史,完整溶合,从而克服了史实断裂、重复记载、难于剪裁、卷帙繁冗、不便阅读等诸多弊病,且以简明方式记述具体事实,给读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历史知识。从而有利于比较出各朝代、各历史时期的不同特点,准确勾勒的历史形势和历史变化趋势,体现历史发展的本质性特点。
精选书评
知书客161366
翻《三国志》,多数人看到的是诸葛亮的智慧,曹操的权谋,或是关羽的忠勇。但我更在意刘备的白帝城托孤。一个马上得天下的枭雄,在生命最后时刻承认自己误用马谡、错失良机。帝王很少肯在臣子面前认错,何况是临终之时。刘备的坦白,远比他的仁义更难做到。能从高位上低头的人不多,这部书里藏着不少这样的细节。
三国志
知书房
三国志
陈寿
知书客985622
盖世奇书,史家绝唱!陈寿《三国志》,字字珠玑,章章锦绣。可正读,可反读,可细读,可略读;得意时读之更觉豪迈,失意时读之顿生勇气。帝王将相可取其谋略,贩夫走卒可学其处世。烽火连天之际当读,太平盛世更当读。论史不如读史,读史不如悟史。一卷在手,千年风云尽收眼底,真乃华夏文明之瑰宝也!
三国志
知书房
三国志
陈寿
知书客318642
陈注《三国志》,文辞简约有余,而史料取舍颇堪商榷。其以魏为正统,刻意隐没蜀汉将士功业,对诸葛武侯事迹更显吝墨。列传中于曹氏多曲笔回护,于司马父子尤多谀词,记事每有语焉不详处。虽裴松之注补采撷群书,然陈氏原本之偏颇已不可掩。仅以简练见称,却未尽良史之责,较之范晔《后汉书》之谨严,未免逊色。
三国志
知书房
三国志
陈寿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