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18642
2025年07月19日
陈注《三国志》,文辞简约有余,而史料取舍颇堪商榷。其以魏为正统,刻意隐没蜀汉将士功业,对诸葛武侯事迹更显吝墨。列传中于曹氏多曲笔回护,于司马父子尤多谀词,记事每有语焉不详处。虽裴松之注补采撷群书,然陈氏原本之偏颇已不可掩。仅以简练见称,却未尽良史之责,较之范晔《后汉书》之谨严,未免逊色。
三国志
知书房
三国志
陈寿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魏书
知书房
魏书
魏收 著
《魏书》,北齐魏收撰,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内容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3卷,实共130卷。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正史”中第一部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著作。
晋书
知书房
晋书
房玄龄 著
《晋书》二十四史之一。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 晋书的修撰,从贞观二十年(公元六四六年)开始,二十二年(公元六四八年)成书,历时不到三年。参加编写的前后二十一人,其中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三人为监修,其余十八人是令狐德棻、敬播、来济、陆元仕、刘子翼、卢承基、李淳风、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崔行功、辛丘驭、刘胤之、杨仁卿、李延寿、张文恭、李安期和李怀俨。天文、律历、五行三志,出自李淳风之手;修史体例,是敬播擬订的,没有流传下来。由於李世民(唐太宗)曾给宣帝(司马懿)、武帝(司马炎)一纪及陆机、王羲之两传写了四篇史论,所以又题「御撰」
新五代史
知书房
新五代史
欧阳修 著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全书共七十四卷,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三卷。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共五十三年的历史。《新五代史》撰写时,增加了《旧五代史》所未能见到的史料,如《五代会要》、《五代史补》等,因此内容更加翔实。但《新五代史》对旧“志”部分大加繁削,则不足为训,故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略逊一筹。
精选书评
知书客497219
"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此一言足见乱世英雄本色,陈寿笔下的《三国志》以这般冷峻实录勾勒出风云际会的时代画卷,权谋与道义在史家春秋笔法中激烈碰撞,让千载之后的读者犹闻金戈铁马之声。
三国志
知书房
三国志
陈寿
知书客668494
在书架的角落翻到一本《三国志》,拿起来就放不下。人们总说诸葛亮的智慧或者关羽的忠义,但这次我注意到刘备的仁德。乱世中能坚持本心的人不多,他却始终以民为先。能收拢那么多人才,不光靠运气,更是因为待人真诚。历史书上的大人物,很多被捧得太高,反而刘备的朴实更打动我。
三国志
知书房
三国志
陈寿
知书客861189
陈寿此志,取材虽广而取舍失衡,魏武篇幅独多,蜀汉事迹每多疏略,知其有所避忌也。文笔枯涩,叙事支离,不及《史记》之跌宕,《汉书》之整饬。尤可议者,曲笔阿时,为尊者讳,若司马受禅等事,皆多隐饰。虽列在正史,然以史才论之,不过中下之品。后世推崇过甚,实因三国故事流传使然,非缘其本真价值也。
三国志
知书房
三国志
陈寿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