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753212
2025年06月23日
江文通集,徒有其名。里面多是无聊的官样文章,乏味至极。想模仿古人却失败了,写得不伦不类。这个人当官时的奏章占了大部分,实在让人看不下去。辞赋也写得生硬,毫无灵气。行文故作高深,其实空洞无物。后人给个"文通"的称号,实在可笑。与其浪费时间读这个,不如直接读六朝大家的小品文。这本书被夸大了价值,实际根本不值一读。
江文通集
知书房
江文通集
江淹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诸葛亮集
知书房
诸葛亮集
诸葛亮 著
一名《诸葛忠武侯集》、《诸葛丞相集》。诗文集。三国蜀诸葛亮撰。亮字孔明,瑯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代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避隐隆中,躬耕自给。后佐刘备,联吴拒曹,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拜为丞相。六次北伐曹魏,卒于军中,谥忠武。初,陈寿进《蜀相诸葛亮集》二十四篇,早佚。今传本皆后人所辑。有明刻《诸葛忠武侯集》二十一卷本,张溥刻《诸葛丞相集》一卷本等。清张澍刻《诸葛忠武侯文集》十一卷,凡文集四卷,附录二卷,《诸葛故事》五卷。其中文集部分收录了诸葛亮的许多主要军事著作,这是研究诸葛亮军事思想的重要资料。有1960年中华书局版传世。
长杨赋
知书房
长杨赋
杨雄 著
汉赋。西汉杨雄作。始见于《汉书·扬雄传》;又见于《文选》。这是一篇田猎赋,借汉成帝猎于长杨之事,宣扬汉帝国声威并表示讽谏之意。赋前有序,交待作此赋的背景和用意:汉成帝于校猎甘泉的次年(元延元年·前12),又田猎于长杨,致使“农民不得收敛”。扬雄扈从返回长安后作此赋以讽。赋的正文,其形式与布局均摹仿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设为“子墨”为客卿、“翰林”为主人,双方以对话形式各抒己见。该赋内容可分3部分:开头部分交待作此赋原委:子墨指责汉成帝猎于长杨“扰于农民”,“本非人主之急务”;翰林则说子墨“知其一未睹其二”,因而有必要加以澄清。中间部分是中心内容,以翰林之口,陈言汉帝国的强盛:先述汉高祖开国创业之功德,再述汉文帝休养生息之治绩,继之以汉武帝开疆扩土的威势,终之以为汉成帝田猎长杨作回护,委婉地表示出讽谏之意,言其虽出猎但有节制,能“遵文武之度”,“使农不辍,工不下机,婚姻以对,男女莫违”。最后部分是结尾,写子墨客卿向翰林主人认错。这篇赋能把铺陈描写与议论说理结合起来,虽讲究夸饰文采,但较为通俗流畅,没有汉代大赋那种堆砌臃肿的毛病,如状写汉武帝声威的文字有:“天兵四临。幽都先加。挥戈邪指,南越相夷。靡节西征,羌僰东驰。是以遐方疏俗殊邻绝党之域,自上仁而不化,茂德所不绥,莫不蹻足抗手,请献厥珍,使海内澹然,永无边城之灾,金革之患。”文字整中有散,顺其自然,简明而流畅,这在汉赋作品中是极为罕见的。
幽通赋
知书房
幽通赋
班固 著
汉赋。东汉班固作。这是一篇骚体述志兼抒情的作品。始见于《汉书·叙传》,萧统收入《文选》,又略见于《艺文类聚》,都未曾标明此赋有序。惟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的《全后汉文》录用了卫灵公驱逐太子之事,作为该赋的序,似显牵强附会。班固自叙此赋主旨是“致命遂志”,即极言人间吉凶命运,进而表明自己处世态度。其妹班昭曾为之作注,李善注《文选》时每每称引之。此赋开篇从班氏始祖颛顼写起,再历数先辈的光辉业绩及由楚迁晋,尔后仕汉的历史,自己梦想着同祖先一样去建功立业:“梦登山而迥眺兮,觌幽人之仿佛”。同时作者从大量事实中意识到:天地无穷,艰多智寡,变化相诡,难料始终;在短暂的人生道路上,欲达到一定的目标,就必须“贵圣人之至论兮,顺天性而断谊”,以先圣之大道为模式,以天纲为训诫,以精诚信实的态度去努力,才能通于“神灵”,达于世情,有所做为。结尾部分的“乱曰”里,作者再度申明:“舍生取谊,以道用兮”。该赋通篇模仿楚辞特别是《离骚》,但内容较为单纯,讲究铺陈堆砌,在形象的个性化方面也远不及屈原的作品。
精选书评
知书客874044
翻读《江文通集》,很多人看到的是文采斐然,我却更在意江淹晚年才思枯竭的绝望。一个人从才高八斗到江郎才尽,这种心理落差远比文字本身更震撼。创作需要天赋,但保持创作状态更难。江淹的悲剧在于他清醒地看着自己才华流逝,却无能为力。这种痛苦不是旁观者能体会的。文人的困境往往如此,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江文通集
知书房
江文通集
江淹
知书客316199
绝品,文章之极致。高妙、深刻、通透。可从头看,可从尾看,可跳着看,可连着看。得意时能读,失意时也能读。天才可以学,普通人可以学。迷茫时要读,清醒时也要读。看别人写不如自己写,学技巧不如悟道理。开悟之书!
江文通集
知书房
江文通集
江淹
知书客124160
在古籍堆里翻出《江文通集》,很多人夸赞他的才华,但我有不同的看法。他的文章确实华丽,内容却显得空洞。很多作品只是堆砌辞藻,缺乏深刻的思想。南朝文风本来就浮夸,他也未能免俗。有些人说他晚年作品风格大变,其实只是技巧更熟练,本质没有改变。一代才子的名声,现在看来有些过誉了。
江文通集
知书房
江文通集
江淹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