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公阴谋
知书房
太公阴谋
吕尚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34
发表书评
《太公阴谋》托名姜尚,实为汉代伪作,谋略之说虽精妙,却时时流露斧凿之气。书中推崇"阴德阳报",看似深谋远虑,细品之下尽是功利算计。所谓圣人谋国之道,竟与市井商贾无异。尤其那些号称"神机妙算"的策谋,放在真实朝堂上恐怕寸步难行。最可疑的是书中把阴谋包装成阳谋,将权术粉饰为圣道——这般自相矛盾的做派,倒像是那些不得志的策士在发泄怨气。读者若真信了这套,怕是要吃大亏。
从《太公阴谋》中读来,越发觉得古人的智慧实在有用。人总是会面临各种困境和挑战,书中的谋略之道正好能派上用场。姜太公的很多策略都很实用,尤其是在复杂局面下如何保持清醒。想到范蠡和孙武,他们的做法和太公很像,都是谋定而后动。从书中能看到周朝开国时的艰难,也能明白太公的用心。现实就是这样,不会一帆风顺,但有了这些方法就能更好地应对。虽然书里讲的是国家大事,但普通人也能借鉴,用来处理工作中的问题,或者解决生活中的矛盾。
古人读书是为了明白道理,是为了改正自己的错误。现在的人读书是为了升官发财,为了房子车子。古时候的人不怕穷,比如颜回住在破巷子里,吃粗粮喝凉水,别人觉得苦,他却很开心。现在的人把读书当成往上爬的工具,为了达到目的什么脸都不要了。
看《太公阴谋》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很困惑。书里讲了很多算计别人的办法,这些办法很管用,但是用起来心里不舒服。比如怎么试探别人的想法,怎么设圈套让人上当,这些东西学会了确实能占到便宜。
现在这个社会大家都在玩心眼,老实人总是吃亏。有时候想学这些阴谋诡计保护自己,又怕学坏了变成自己讨厌的那种人。书里写得很清楚,什么人用什么办法对付,步骤都列出来了。看完了反而更不知道该怎么办。
以前的人讲究光明正大,现在的人都在背地里使坏。书上教的这些手段,用吧良心过不去,不用吧老是被人欺负。像书里说的"欲取先予",先给点甜头再要大的,这种事现在到处都是。看着别人用得很顺手,自己却下不去手。
书里还教怎么察言观色,怎么揣摩上司的心思。这些技巧确实有用,能少走弯路。但是天天琢磨这些,活得特别累。不用这些办法吧,又怕被淘汰。用了吧,又觉得没意思。
"兵者,诡道也。"
太公之谋略,千古不刊。阴符六韬,尽显其智。读此书时,常觉太公坐于案前,将毕生韬略娓娓道来,使人如饮醇醪。阴谋非小人之计,乃圣贤筹谋,治国安邦之大道。太公八十遇文王,不早不晚,恰是时机。可见大器晚成,何须汲汲于年少得志?六韬三略,包罗万象,从选将练兵到安民治国,莫不切中肯綮。尤其喜欢其中"全胜不斗,大兵无创"之论,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每读至此,总想起职场上那些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莽夫,不禁莞尔。太公之谋,既教人如何取胜,更教人如何不战而胜。当今世人多求速成,却不知真正的智慧往往需要沉淀。此书最动人处,在于让我们明白:真正的胜利,不是靠蛮力硬拼,而是靠深谋远虑。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