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书单 书籍库
北史演义
北史演义
杜纲

北史演义

杜纲  

清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六十四卷。题“玉山杜纲草亭氏编次”, “云间许宝善穆堂氏批评”, “门人谭载华南溪氏校订”。作者杜纲,字振三,号草亭,参见附录小传。卷首有序,序署“乾隆五十八年岁在癸丑端阳日愚弟许宝善撰”,并有凡例二十条。今存乾隆癸丑(1793) “吴门甘朝士局刻”原刊本、嘉庆二年自怡轩重刊本、道光二十二年敬业山房刊本等。本书记述的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最为纷繁复杂、战乱最为激烈频仍的时期。这段历史时间虽不长,但它包括了六个政权的分裂与更迭,它们分别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其中的政治军事事件、人物经历等变化频繁。但作者以北齐的建立直至灭亡为主线,以北齐高祖高欢的出世作为切入点,将这段关系复杂难理的历史梳理得井井有条,眉目清晰,显示了良好的文学与史学素养。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43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296916
读完《北史演义》,最深的体会是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这部作品以演义手法展现南北朝乱世,却道破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在权力更迭的漩涡中,单靠道德理想终究难敌现实政治的残酷。那些试图以仁义治国的君主,往往成为枭雄们第一个吞噬的对象。高欢、宇文泰这些人物在书中展现的权谋智慧,恰恰印证了政治运作的本质规律——真正维持统治的从来不是冠冕堂皇的道德说教,而是精密运转的权力制衡体系。 我们的先人用血泪写就的历史告诉我们,在群雄逐鹿的时代,空谈道德就像在战场上挥舞鲜花。北齐高氏皇族推崇佛教却残暴治国,南朝梁武帝沉迷佛法而亡国,这些案例无不说明:当制度缺位时,再高尚的道德标榜都会沦为权力的遮羞布。与其寄望于统治者的道德自觉,不如建立有效的权力约束机制,这才是《北史演义》留给后人最珍贵的政治智慧。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23969
《北史演义》以"自古英雄多草莽,从来纨绔少伟男"的气魄,将北魏百年风云化作一部荡气回肠的史诗画卷。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137956
这本书写得很差。故事情节乱七八糟,人物描写也很单薄。主角忽强忽弱,性格前后矛盾。战争场面一笔带过,重要情节却又拖拖拉拉。作者明显没做好历史功课,很多细节都不符合史实。对话生硬做作,根本不像真人说话。文笔很粗糙,用词重复单调。情节发展缺乏逻辑,经常突然转折。人物关系处理得很随意,今天还是仇人明天就成了朋友。整本书读下来感觉很累,因为作者不会把握节奏。史实和虚构的比例失调,既不像小说也不像史书。人物动机经常莫名其妙,行为缺乏合理性。环境描写几乎没有,读者完全想象不出场景。感情戏写得特别尴尬,完全不能打动人心。战争和政治都写得很儿戏,缺乏真实感。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29393
"观古今兴替,知天下得失"《北史演义》作为清代杜纲所著的一部历史小说,堪称研究南北朝时期政治军事变迁的重要文献。这部作品以生动的笔触再现了从北魏分裂到隋朝统一的历史画卷,将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与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熔于一炉,成为后世了解这段历史不可或缺的读物。 乾隆年间的学者赵翼曾评价此书:"叙事详而不冗,简而有要,深得史家三昧。"这种评价绝非虚言。杜纲以小说家的笔法写史,却始终秉持"七分真实,三分虚构"的创作原则。书中对尔朱荣之乱、高欢宇文泰争霸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写,既有史书的严谨,又不失文学作品的感染力。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使《北史演义》在历史小说中独树一帜。 《资治通鉴》有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阅读《北史演义》,最令人感慨的莫过于权力更迭中的人性百态。高欢从一介小卒到权倾朝野,宇文泰由边镇将领到开创北周,这些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无不印证着"时势造英雄"的至理。但更值得深思的是,这些枭雄在成就霸业的同时,也往往陷入"鸟尽弓藏"的悲剧循环。杜纲以冷峻的笔调描绘这些历史人物的命运,让读者在唏嘘之余,更能体会权力游戏的残酷本质。 《北史演义》的叙事结构颇具匠心。作者采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手法,将北齐、北周两条线索并行叙述。这种双线结构不仅完整呈现了南北朝后期的政治格局,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效果。当我们读到北齐后主高纬醉生梦死之时,北周武帝宇文邕却在厉行改革;当看到北齐朝堂党争不断,北周却正在积蓄统一天下的力量。这种对比叙事,使历史的兴衰规律显得格外清晰。 在人物刻画方面,杜纲展现出了非凡的功力。书中对兰陵王高长恭的描写尤为动人:"面具之下,是绝世容颜;铠甲之内,藏赤子之心。"这位身负绝世武功却心系百姓的王子,成为全书最具魅力的人物之一。而作者对宇文护这类权臣的刻画,则入木三分地揭示了权力对人性的异化。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让尘封的历史变得有血有肉。 值得一提的是,《北史演义》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堪称一绝。杜纲显然深谙"兵者,国之大事"的道理,书中对沙苑之战、邙山大战等著名战役的描写,既有宏观的战略分析,又有微观的战术细节。这种写实风格,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战争的恢弘与残酷。正如《孙子兵法》所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杜纲对军事谋略的准确把握,为作品增添了厚重的历史质感。 作为一部历史演义,《北史演义》最可贵之处在于其警世意义。书中对南北朝时期门阀政治的揭露,对民族融合过程的展现,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注,都体现了作者深邃的历史眼光。当我们看到六镇起义的烽火,读到河阴之变的血腥,不禁会想起《孟子》中的那句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历史总是在提醒我们:得民心者得天下。 掩卷沉思,《北史演义》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历史知识,更是一种观照现实的智慧。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杜纲笔下那些关于权力、民族、民生的思考,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正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所言:"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这部作品的价值,正在于它能够穿越时空,为今天的读者提供历史的镜鉴。 阅读《北史演义》的过程,犹如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杜纲以小说家的生动笔法,史家的严谨态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南北朝历史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不仅看到了那个英雄辈出的乱世,更看到了人性在历史洪流中的种种表现。这种阅读体验,正如品一壶陈年老酒,初尝辛辣,回味却余韵悠长。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32075
在迷茫时读《北史演义》,它告诉你:"英雄不问出处"。在遭遇挫折时,它提醒你:"成大事者,必有坚韧不拔之志"。面对困境时,它鼓励你:"逆境中方显真本色"。当你感到力不从心时,它会说:"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被人轻视时,它证明给你看:"小人物也能改变历史"。更不用说"时势造英雄""乱世出豪杰""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些掷地有声的句子。任何时候翻开这本书,都能找到力量。 书中的人物面对乱世不退缩,在绝境中寻找生机。他们有的出身卑微,有的历经磨难,但都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高欢从边镇小卒到掌控朝政,宇文泰以弱胜强开创基业,这些故事让人明白坚持的重要。 书中没有一帆风顺的成功,每个成就都伴随着血汗。你会看到英雄们屡败屡战,在失败中积累经验。他们教会我们,真正的强者不是从不跌倒,而是每次跌倒都能爬起来。
2025年07月02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