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游记
知书房
东游记
吴元泰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56
发表书评
白岩松说:"现代人看的东西太多,懂的道理太少。古人一天到晚闲着,反而想得很明白。"我开始在挤地铁的空档里找点安静。我很赞成现在大家说的简单生活,但是有些事,我愿意花时间,比如看《东游记》。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个故事从小听到大。吴元泰写《东游记》,告诉我们神仙怎么修行,怎么救人,怎么斗法。春天看汉钟离点化吕洞宾,夏天看铁拐李治病救人,秋天看张果老倒骑毛驴,冬天看何仙姑荷花渡江。每个神仙都有讲究,比如韩湘子吹箫度人,曹国舅弃官修道,整个故事都讲的是善、正、智、勇的道理。虽然现在没有那么多时间看全书,每次翻几页都觉得很有意思。
我开始收集各种版本的《东游记》给外公看,连环画、评书、戏曲剧本。虽然他最爱听评书,总是嫌我看的版本太简单。今天下班路上,手机放着单田芳的评书,正好讲到蓝采和花篮收妖怪。表姐说这段特别精彩,她听了三遍,果然很过瘾。
神仙故事就是有意思,难怪大家都爱听:吕洞宾三戏白牡丹、铁拐李借尸还魂、韩湘子造酒开花。感觉又回到了小时候蹲在收音机前等评书的日子。
奇书!修真之绝唱。快哉,悲哉,妙哉!寝前可读,醒时也可读。达官贵人宜读,贩夫走卒亦宜读。得意时当读,惧惮时也当读。八仙会聚,法力莫测;铁拐点化,众生顿悟。窃以为学仙不如慕仙,慕仙不如做仙。然则何以为仙?道心常净,淫邪不生;涵养元气,万物滋长。噫!一书阅尽万千劫,笑看红尘正与邪。
有人从《东游记》里看到八仙过海的逍遥自在,有人读到惩恶扬善的慷慨豪情。可我翻遍全书,只闻到一股陈腐的道德说教味。那些腾云驾雾的神仙,分明是戴着道德面具的木偶,每个动作都像是被预设好的道德表演。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这种刻意神化的道德寓言,倒像是给现代人熬了一锅黏腻的心灵鸡汤。传统文化的传承固然可贵,但若只剩下一具神怪外壳,所谓的"东方神话"还能剩下几分真味?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部明代神魔小说以瑰丽的想象描绘了八位仙人的成道历程,在亦真亦幻的叙事中展现了道家追求逍遥自在的精神境界。
白岩松说过:"现代人知道的太多,明白的太少。古代人很闲,但活得明白。"我开始在城市的缝隙里寻找这种明白。
我认同简单的生活,但有些事我愿意花时间,比如看《东游记》。这本书讲的是八仙的故事,他们各有各的来历,各有各的苦恼。铁拐李瘸着腿,汉钟离挺着肚子,吕洞宾风流倜傥却总在情劫里打转。他们修炼成仙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和自己较劲的过程。
八仙过海时,各显神通。蓝采和踩着花篮,何仙姑坐着莲花,韩湘子吹着笛子。他们都有自己的办法,但最后都得靠合作才能渡海。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他们,明明各有各的路,却偏偏要凑在一起折腾。
书里写了很多修行的事。打坐、炼丹、诵经,看起来很高深,其实无非是和自己较真。吕洞宾总想成仙,可又放不下红尘;张果老倒骑毛驴,看似潇洒,其实不过是逃避。我有时候也这样,想往前走,又忍不住回头看。
现在的人喜欢讲成功,讲效率,八仙的故事却告诉你,成仙的路上全是弯路。铁拐李本来俊俏,因为犯错才变成瘸子;曹国舅本是官宦,看破富贵才出家。他们都没走直线,可最后都成了正果。
周末下午翻这本书,窗外在下雨。书里的故事和窗外的天气一样,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八仙的故事看完了,可我的路还在继续。有时候觉得明白了一点,有时候又觉得更糊涂了。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