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

纪昀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 纪昀 (纪晓岚)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在时间上,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当时代前后的流传的乡野怪谭,或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其涵盖的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滇黔等地。同时有意模仿宋代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曾在历史上一时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
更多
书评  · 84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418839
读罢顿觉世事如雾,难辨真伪。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16811
"狐鬼之说,亦足以警世"。《阅微草堂笔记》这部清代鸿儒纪昀的晚年力作,以其独特的志怪笔法,在谈狐说鬼间暗藏人间至理。翻开这部笔记,仿佛看见一位白发长者,在草堂灯下将毕生见闻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既有士大夫的睿智,又透着阅尽沧桑后的通达。鲁迅先生曾评价此书"雍容淡雅,天趣盎然",实乃知音之论。 纪晓岚以"观弈道人"自居,笔下故事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处处暗含机锋。那些狐精鬼怪的故事里,藏着多少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记得书中一则故事:某书生夜读遇美妇自荐枕席,后知其乃狐精所化。书生不惧不拒,反与之论诗谈文,终使狐精惭愧而去。这哪里是在说狐?分明是在告诫世人:邪不胜正,唯有持守本心,方能不为外物所惑。读至此处,不禁掩卷长叹——今人遇诱惑,可有几人能如书生这般定力? 《论语》有云:"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纪昀将这些儒家训诫,化入一个个鬼狐故事中。他笔下的鬼怪往往比活人更懂礼义,这何尝不是对当时世风的一种辛辣讽刺?书中记载某贪官死后变作饿鬼,仍念念不忘敛财,其子祭祀时竟将纸钱焚于粪坑之上。这般黑色幽默,读来令人啼笑皆非,细思却又脊背发凉。纪晓岚的讽刺艺术,可谓入木三分。 尤为难得的是,这部笔记融会了儒释道三家智慧。有道家的超然物外,有佛家的因果报应,更有儒家的经世致用。书中那个"以德报怨"的狐仙故事,让人想起《道德经》"报怨以德"的教诲;而"冥司断案"的篇章,又分明透着佛家轮回思想的影子。纪昀将这些思想熔于一炉,不着痕迹地融入市井故事中,这种化高深为平易的笔力,实在令人叹服。 今日重读《阅微草堂笔记》,愈发觉得这部书的价值不仅在于文学成就,更在于其中蕴含的生活智慧。在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冲击下,我们更需要这种扎根于传统文化却又超越时代的智慧。书中那个"知恩图报"的鬼魂,那个"守信重诺"的狐仙,都在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有些做人的根本道理永远不会过时。 纪昀晚年自云:"老来无事,追忆旧闻,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这份举重若轻的从容,正是中国传统文人的最高境界。读其书想见其人,仿佛看见一位睿智老者,在草堂前闲坐品茗,将世间百态化作云淡风轻的谈资。这种历经沧桑后的通达,这种看破不说破的智慧,正是当代人最缺乏又最需要的修养。 掩卷沉思,忽觉纪晓岚笔下的鬼狐世界,竟比现实更显真实。那些狐精鬼怪尚知廉耻,而今天多少衣冠楚楚之辈却已不知羞耻为何物。书中那个因贪吃而被罚变猪的官员,那个因吝啬而化作守财鬼的富商,无不是对当下社会的超前预言。难怪有人说,《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永远不会过时的警世通言。 展读此书,如饮陈酿,初入口时只觉醇厚,回味时方觉后劲绵长。纪昀的智慧就像他笔下的老狐,看似在讲述怪力乱神,实则处处指向人心。在这个信息爆炸却智慧稀缺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这样一部能够"使贪夫廉,懦夫立"的经典,来涤荡心灵,唤醒良知。每每夜深人静时翻阅,总能在会心一笑间,获得几分人生的通透与释然。
2025年09月04日
查看更多书评
目录·110
关于我们目录序·序诗两首·诗二首卷一·滦阳消夏录一(1)卷一·滦阳消夏录一(2)卷一·滦阳消夏录一(3)卷一·滦阳消夏录一(4)卷二·滦阳消夏录二(1)卷二·滦阳消夏录二(2)卷二·滦阳消夏录二(3)卷二·滦阳消夏录二(4)卷三·滦阳消夏录三(1)卷三·滦阳消夏录三(2)卷三·滦阳消夏录三(3)卷三·滦阳消夏录三(4)卷四·滦阳消夏录四(1)卷四·滦阳消夏录四(2)卷四·滦阳消夏录四(3)卷四·滦阳消夏录四(4)卷五·滦阳消夏录五(1)卷五·滦阳消夏录五(2)卷五·滦阳消夏录五(3)卷五·滦阳消夏录五(4)卷六·滦阳消夏录六(1)卷六·滦阳消夏录六(2)卷六·滦阳消夏录六(3)卷六·滦阳消夏录六(4)卷七·如是我闻一(1)卷七·如是我闻一(2)卷七·如是我闻一(3)卷七·如是我闻一(4)卷七·如是我闻一(5)卷八·如是我闻二(1)卷八·如是我闻二(2)卷八·如是我闻二(3)卷八·如是我闻二(4)卷八·如是我闻二(5)卷九·如是我闻三(1)卷九·如是我闻三(2)卷九·如是我闻三(3)卷九·如是我闻三(4)卷九·如是我闻三(5)卷十·如是我闻三(1)卷十·如是我闻三(2)卷十·如是我闻三(3)卷十·如是我闻三(4)卷十·如是我闻三(5)卷十一·槐西杂志一(1)卷十一·槐西杂志一(2)卷十一·槐西杂志一(3)卷十一·槐西杂志一(4)卷十一·槐西杂志一(5)卷十一·槐西杂志一(6)卷十二·槐西杂志二(1)卷十二·槐西杂志二(2)卷十二·槐西杂志二(3)卷十二·槐西杂志二(4)卷十二·槐西杂志二(5)卷十三·槐西杂志三(1)卷十三·槐西杂志三(2)卷十三·槐西杂志三(3)卷十三·槐西杂志三(4)卷十三·槐西杂志三(5)卷十三·槐西杂志三(6)卷十四·槐西杂志四(1)卷十四·槐西杂志四(2)卷十四·槐西杂志四(3)卷十四·槐西杂志四(4)卷十四·槐西杂志四(5)卷十四·槐西杂志四(6)卷十五·姑妄听之一(1)卷十五·姑妄听之一(2)卷十五·姑妄听之一(3)卷十五·姑妄听之一(4)卷十五·姑妄听之一(5)卷十六·姑妄听之二(1)卷十六·姑妄听之二(2)卷十六·姑妄听之二(3)卷十六·姑妄听之二(4)卷十六·姑妄听之二(5)卷十七·姑妄听之三(1)卷十七·姑妄听之三(2)卷十七·姑妄听之三(3)卷十七·姑妄听之三(4)卷十七·姑妄听之三(5)卷十八·姑妄听之四(1)卷十八·姑妄听之四(2)卷十八·姑妄听之四(3)卷十八·姑妄听之四(4)卷十八·姑妄听之四(5)卷十九·滦阳续录一(1)卷十九·滦阳续录一(2)卷十九·滦阳续录一(3)卷二十·滦阳续录二(1)卷二十·滦阳续录二(2)卷二十·滦阳续录二(3)卷二十一·滦阳续录三(1)卷二十一·滦阳续录三(2)卷二十一·滦阳续录三(3)卷二十二·滦阳续录四(1)卷二十二·滦阳续录四(2)卷二十二·滦阳续录四(3)卷二十三·滦阳续录五(1)卷二十三·滦阳续录五(2)卷二十三·滦阳续录五(3)卷二十四·滦阳续录六(1)卷二十四·滦阳续录六(2)附·纪汝佶六则一附·纪汝佶六则二

@《阅微草堂笔记》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