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何典
何典

何典

张南庄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何典》又名《十一才子书鬼话连篇录》是清代张南庄著白话长篇讽谕小说,这是一部谐谑性较强的社会讽刺小说,通过三家村财主活鬼一家两代的不同际遇,写出形形色色的鬼蜮世界,借以反映封建社会末期的黑暗现实,讥刺虚伪丑恶的人间世相。全书间用苏州一带方言,语言丰厚而具灵气,不足在地域性时觉过窄,且有些失之油滑。全书共写六十九个人物。
更多
书评  · 74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277736
"鬼话连篇,岂非人情之常?"
2025年09月03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32324
有人说《何典》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可我翻了几页就忍不住皱眉。这书里尽是些粗鄙的市井俚语,什么"放屁"、"狗屎"的,看得人直犯恶心。张南庄把吴方言写得这般露骨,活像在菜市场听泼妇骂街,哪有什么文学美感可言? 那些追捧者总说这是"讽刺文学的开山之作",可我看不过是把市井恶趣味包装成"民间智慧"。全书充斥着低俗的谐音梗和荤段子,比如把"孔子"写成"卵子",把"孟子"写成"精子",这种文字游戏除了哗众取宠还有什么意义?我宁愿去读《儒林外史》,至少人家讽刺得含蓄隽永。 最令人不适的是书中对女性的描写。动不动就是"浪蹄子"、"骚货",把女性物化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张南庄笔下的人物个个面目可憎,活像从阴沟里爬出来的魑魅魍魉。鲁迅先生称赞它"鬼话连篇",可这"鬼话"未免太过粗俗油腻。 我勉强读到"活死人"出场那段就实在读不下去了。这种用方言俚语堆砌出来的"杰作",与其说是文学创新,不如说是文字垃圾。现在居然还有人把它奉为经典,实在令人费解。要我说,这种书还是让它继续在故纸堆里发霉比较好。 周末在书店又看到新版《何典》,装帧倒是精美。随手一翻还是那股子市井浊气,赶紧合上放回书架。隔壁一位老先生见我这般反应,竟然笑着说:"年轻人不懂欣赏。"我倒觉得,不是我不懂欣赏,而是实在无法欣赏这种把粗鄙当特色的"经典"。
2025年09月03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84980
翻开张南庄的《何典》,只觉得眼前一片混沌。这本书写的是鬼世界的故事,但里面的人和事却和现实世界没什么两样。鬼也会贪财,也会争权夺利,也会勾心斗角。看的时候总在想,这到底是在写鬼,还是在写人? 书里的鬼都活得很真实。他们有的贪生怕死,有的见利忘义,有的装模作样。最让人困惑的是,这些鬼明明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却还要在阴间争名夺利。这让我想起现实中的人,明明知道生命短暂,却还是整天为这些虚名浮利奔波。 书里有一段写一个叫活死人的鬼,他本来是个穷鬼,后来因为会拍马屁,当上了城隍。看他作威作福的样子,和阳间的贪官有什么区别?还有那些鬼差,收受贿赂,欺压良善,活脱脱就是现实中的衙役。 最让人迷茫的是,这本书把阴间写得和阳间一样腐败。原以为人死了就能解脱,没想到在阴间还是要受这些罪。这让我不禁怀疑,难道不管在哪里都逃不出这个怪圈?人活着要受苦,死了还要受苦,到底图什么呢? 书中那些鬼说话做事都很荒诞,但仔细想想又觉得很合理。比如有个鬼因为贪吃撑死了,死后变成饿鬼还要继续吃。这就像现实中的人,明明知道某些事不好,却还是控制不住自己。 看完整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困惑。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是在讽刺现实,还是在说人生就是这样荒诞?也许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他把问题抛给读者,让每个人自己去想。
2025年09月03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13257
这也能算经典?
2025年09月03日
查看更多书评

@《何典》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