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赤裸裸的经济学
赤裸裸的经济学

赤裸裸的经济学

查尔斯·惠伦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经济学广为人知而且时时刻刻包围着我们,但为什么经济学会被贴上“沉闷的科学”的标签?原因在于经济学家往往不善写作,没有几个经济学家能传达出经济分析的精彩之处,或把经济学分析的成果应用在日常生活上。 查尔斯·韦兰有高人一等的本事,他彻底“剥光了经济学沉闷的外衣”。去掉所有艰涩难懂的图形、方程式和术语,代之以生动的故事、平实的语言和诙谐的笔调,把经济学这门高居象牙塔的学科带给我们,引领我们在周围的经济世界进行一次轻松愉快的旅行。 这是一本不会让你昏昏入睡的经济学著作,是写给没有学过经济学的聪明人看的。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实用的经济学常识的人来说,这本书是再适合不过了。在剥光外衣后,赤裸裸的经济学会呈现出惊人之美,让你觉得趣味盎然。更棒的是,你会因此成为自己的经济学顾问。
更多
书评  · 13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639375
"让经济学变得性感"——这是《赤裸裸的经济学》腰封上最显眼的宣传语。但翻开这本号称"去掉数学外衣"的经济学入门书,你会发现所谓"性感"不过是出版商哗众取宠的营销话术。惠伦确实试图用通俗语言解释经济学概念,但这种简化常常沦为对复杂理论的粗暴阉割。 书中对市场机制的盲目崇拜让人联想到《华尔街之狼》里那些磕了药般的交易员。作者把"看不见的手"描绘成无所不能的神祇,却对2008年金融危机这样明显的市场失灵轻描淡写。这种倾向性在讨论收入不平等时尤其刺眼——惠伦居然用"技能溢价"这种冷冰冰的术语,来解释为什么华尔街高管应该比护士多赚500倍。 最令人不适的是书中无处不在的精英主义视角。当作者用"理性人假设"来分析贫民窟居民的消费选择时,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简直要从纸面上溢出来。这让我想起大学时某个总爱用香槟价格举例的教授,他们似乎都活在平行宇宙的经济模型里。 不得不承认,书中有些案例确实生动。比如用电影院爆米花定价解释价格歧视,或是用二手车市场说明信息不对称。但这类闪光点很快就被淹没在大量碎片化的例证中,读起来像在翻阅一本经济学金句合集。全书缺乏系统性框架,前一章还在讨论货币政策,后一章突然跳到气候变化,这种跳跃式写作对初学者极不友好。 硬撑着读完全书后,我反而更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说"经济学是忧郁的科学"。不是因为它揭示了残酷真相,而是这种半吊子的通俗化处理,让原本可以深刻的思考变成了快餐式知识消费。当惠伦在最后一章突然开始说教"如何用经济学思维过好一生"时,我差点把书扔进咖啡杯里——毕竟按照书中的逻辑,这杯咖啡的沉没成本已经不值得我继续浪费时间了。
2025年09月04日
查看更多书评

@《赤裸裸的经济学》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