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葛亮集
知书房
诸葛亮集
诸葛亮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51
发表书评
很久没有静下心来读诸葛亮的文章了,这次是看了朋友分享的读书笔记才决定重新翻开这本经典。以前总觉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是一句漂亮的空话,现在才明白这八个字的分量。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总想着走捷径。看到别人偷懒耍滑,自己也跟着学。后来读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突然意识到这种小聪明其实是在浪费生命。诸葛亮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下都能坚持本心,现代人反而更容易随波逐流。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给了我很大启发。以前总以为成功就是拼尽全力往前冲,现在才懂得适时停下来思考更重要。就像诸葛亮说的"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很多问题需要静下心来才能想明白。我开始每天留出半小时什么也不做,就安静地坐着,工作效率反而提高了。
最触动我的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以前觉得迟到几分钟、说个小谎没什么大不了的。现在明白这些小事累积起来就会改变一个人的品格。我开始注意这些细节,比如准时赴约、说到做到,周围人对我的信任度明显提升了。
读诸葛亮的文章有个好处,就是能让人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准则。他的智慧不是高高在上的大道理,而是可以落实到每天的生活里。比如"志当存高远"提醒我不要被眼前利益迷惑,"学须静也"让我学会专注。这些道理看似简单,实践起来才发现不容易。
智囊,千古之绝响。妙哉、奇哉、绝哉!可清晨研读,可深夜揣摩,可战时参考,可闲时品鉴。得意时当读,失意时更当读。帝王可取其谋略,布衣可学其修身。兵临城下时急需,太平盛世亦需。求神不如求己,问卜不如问策。问策之源!但见字字珠玑,又觉句句重负。为相者读之汗颜,为将者读之胆寒。智近于妖,忠近乎愚,令人既敬且畏,既慕且叹。
观武侯一生,忠贞智勇可谓冠绝古今。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其《出师表》字字血泪,句句丹心。治国用兵之道,莫不精研;天文地理之术,无不涉猎。夫智者见于未萌,明者避危于无形,故武侯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之箴言,所有的奇谋妙策都是静心沉思所得,所有的丰功伟业都是点滴积累而成。一计一策,皆为社稷良谋;一文一武,尽显经天纬地。读《诸葛亮集》,不仅得见一代贤相的文韬武略,更能领悟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诚之心。每每展卷,总为那份"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担当而心潮澎湃。武侯之智,如皓月当空;武侯之忠,似青松傲雪。这部文集,既是治国安邦的宝典,更是为人处世的明镜。
《诸葛亮集》之文韬武略,可谓经纬天地。其治国方略,小至陇亩耕耘,大至庙堂决策,无不彰显先贤智慧。观其《出师表》字字血诚,《诫子书》句句箴言,非但为臣之典范,更是为人之圭臬。世人皆知孔明善谋,却不知其谋皆本于德。隆中对时已见经纶,白帝托孤更显赤忱。那些锦囊妙计背后,是一颗"鞠躬尽瘁"的丹心。尤爱《将苑》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八字,今日读来仍如清泉涤心。每阅《便宜十六策》,总惊叹于他把兵法与民生结合得如此浑然天成。这位蜀汉丞相最动人处,在于既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又能亲自校簿书、察粮秣。今人若能从书中悟得三分,处事必多七分从容。此集不独是谋略宝典,更是一部教人如何在乱世中持守初心的生命之书。
彷徨时读诸葛亮,他提醒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犹豫不决时,他告诉你:“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面对困境时,他教导你:“善败者不亡”。感到疲惫时,他鼓励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遇到挫折时,他警示你:“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需要决断时,他建议你:“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更不必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亲贤臣,远小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人生各个阶段,都能找到诸葛亮的智慧。他的文字简明有力,直指问题核心。每句话都经过现实检验,具有可操作性。他既讲原则,也重方法。既有战略高度,也有具体指导。读他的文字,能获得清醒的认识和务实的建议。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