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书单 书籍库
陈后主集
陈后主集
陈叔宝

陈后主集

陈叔宝  

诗文集。南朝陈叔宝 (553—604)撰。一卷。叔宝字元长,小字黄奴,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南朝陈末代皇帝,诗人。生于江陵,公元五八二年即帝位,嗜酒色,荒朝政,大建宫室,崇尚奢侈,荒嬉无度。日与妃嫔、狎客游晏,重赋严刑,不虞外难,公元五八九年,隋兵攻入建康(今南京),被俘,病死于洛阳。好艳词, 日与文士江总、孔范等,竟制淫词艳曲,互相赠答,有《三妇艳词十一首》、《舞媚娘三首》,词意淫艳,轻薄尤甚。原有集,已散佚。今集为明张溥辑刊。收赋、诏、勑、制、策、书、铭,等近三十篇;乐府、诗九十余首。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36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169418
艳词误国,文章亦自风流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81219
当年繁华,今日哀愁。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188914
看完陈后主的诗,感觉他这个人很矛盾。他是一个皇帝,但好像并不适合当皇帝。他的诗写得很好,但治理国家却不行。他喜欢享乐,喜欢写诗,但忘记了自己是皇帝。他写了很多宫廷诗,描写歌舞升平的生活,但那时候国家其实已经很危险了。 我觉得他可能知道国家要亡了,但他不愿意面对。他用诗歌逃避现实,用享乐麻痹自己。他写诗很美,但他不是一个好皇帝。他的诗里很少提到百姓的疾苦,只关心自己的快乐。 读他的诗让我很迷茫。一个人可以很有才华,但可能不适合他的位置。他明明知道该做什么,却选择不做。他选择醉生梦死,最后国家就亡了。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63628
读《陈后主集》,总让人想起那些被历史贴上标签的末代君王。他们往往被简化成荒淫无道的符号,但翻开这些亲手写下的文字,却能触摸到一个活生生的灵魂在乱世中的挣扎与沉浮。陈叔宝的诗文里,既有宫廷宴乐的奢华描写,也不乏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这种矛盾恰恰反映了人性的复杂。 文字最能暴露一个人的本质。陈后主的词藻华美绚丽,就像他那个即将倾覆的王朝,外表依然保持着最后的体面与尊严。读"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这样的诗句时,我常想,这究竟是沉溺声色的证据,还是一个艺术家在末世中的自我救赎?也许两者都有。乱世中的文人帝王,往往用文字的华美来对抗现实的残酷。 特别触动我的是他那些流露真性情的作品。在《与江总书》中,陈叔宝写道:"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这样的句子让人看到的不再是昏君,而是一个预知命运却无力回天的普通人。我们习惯用成败论英雄,却忘了在时代巨轮下,个人的挣扎往往徒劳却动人。 掩卷沉思,陈后主的悲剧在于他生错了时代。他的才情放在太平盛世或许能成就一代文宗,但在南北朝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诗文之才反而成了致命的弱点。这让我想到,评价历史人物时,我们是否太过苛责?每个人的选择都受制于时代和环境,后来者的评判总是显得太过轻松。读《陈后主集》,与其说是读一个亡国之君的作品,不如说是读一部关于命运与选择的启示录。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47445
读《陈后主集》让人感到失望。这本书展示的治国方式完全不可取。陈后主沉迷享乐,不理朝政。他写了很多诗词,但这些作品只关心风花雪月。国家大事被完全忽视。 当时隋朝军队已经打到长江边上了,陈后主还在宫中饮酒作乐。大臣们劝他备战,他却说自有天意。这种态度直接导致了陈朝的灭亡。书里记录了很多他的荒唐行为。比如他让妃子坐在自己腿上批阅奏章。比如他花费大量钱财建造豪华宫殿。 陈后主的失败证明了一个道理。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如果只顾自己享乐,国家就会走向衰亡。他的诗词写得再好也没用。治国需要的是勤政爱民,不是风花雪月。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反面教材。它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治国方式会导致失败。 书里有些细节很有意思。陈后主经常和大臣们一起喝酒唱诗。他还喜欢亲自给妃子们化妆。这些行为在当时看来很风雅,实际上却很荒唐。一个皇帝应该关心的是百姓疾苦,而不是这些无聊的事情。
2025年07月02日
查看更多书评